【摘 要】
: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点火是扩大汽油机稀燃极限和提高其热效率的一种方式。为了开展汽油机高压空气环境下纳秒脉冲放电特性研究,本文基于磁脉冲压缩原理和脉冲变压器技术,并利用Pspice软件仿真研究了纳秒脉冲点火系统中元件参数对点火系统次级输出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纳秒脉冲点火系统,并借助于纹影成像和高速摄影方法,在定容弹内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发展过程中的电和图像信息。纳秒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点火是扩大汽油机稀燃极限和提高其热效率的一种方式。为了开展汽油机高压空气环境下纳秒脉冲放电特性研究,本文基于磁脉冲压缩原理和脉冲变压器技术,并利用Pspice软件仿真研究了纳秒脉冲点火系统中元件参数对点火系统次级输出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纳秒脉冲点火系统,并借助于纹影成像和高速摄影方法,在定容弹内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发展过程中的电和图像信息。纳秒脉冲点火系统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点火系统中储能电容的增大和次级高压电容的减小,都会使次级各节点电压峰值增大。但储能电容越大,脉冲变压器磁芯饱和时间越长;次级高压电容越小,脉冲变压器磁芯饱和时间则越短。减小次级高压电容,输出负载上的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会缩短,脉冲被更好地压缩,但下降沿的减小会使得能量传输效率降低。脉冲变压器磁芯初始磁导率越大、矩形比越高,其达到饱和的时间越短,变压器初、次级能量耦合时间缩短,输出负载上脉冲电压峰值会降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压力低于0.6MPa时,单脉冲纳秒等离子体放电会诱发冲击波的产生,冲击波的平均传播速度随空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空气压力越高,等离子放电电弧越明亮,放电能量越高,放电粒子云团面积也越大,但由于粒子数密度更高,粒子云团扩散速率减缓。在0.6MPa空气压力下,粒子云团面积随着放电间隙的增大而增大,而放电间隙越大时,扩散空间增大,间隙内粒子数更多,粒子云团消散的越快。脉冲重复频率为10k Hz-40k Hz的范围内,连续脉冲中起始脉冲的最大电压明显高于后续脉冲,且脉冲重复频率越高,放电电压越小,圆柱形中心电极火花塞间隙内的连续脉冲放电区移动范围越小,同时,在相同时刻下,粒子云团面积越大。在0.45MPa空气压力下,相比于圆柱形中心电极火花塞,圆锥形中心电极火花塞间隙内空间电荷密度增加,气体电离率增加,击穿电压升高,但圆锥形中心电极火花塞间隙内的粒子云团扩散的阻碍也更小,在同一时刻下,圆锥形中心电极火花塞间隙内粒子云团的扩散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
其他文献
直喷式发动机因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迅速占领发动机市场。对于中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由于燃烧室几何结构的限制,燃油喷雾撞击燃烧室壁面,进而形成附壁油膜,且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与火焰相互作用,对发动机性能、污染物排放和使用寿命等产生关键影响。当前对发动机燃烧火焰-壁面油膜的相互作用机理依然不清楚,故应对附壁油膜对预混火焰的燃烧特性和排放影响展开深入研究,为提高内燃机热效率与控制排放提供理论
本研究以利用干热岩系统地热流体发电为背景,旨在构建一个新型高效的地热发电循环。从干热岩中获得的地热流体一般温度不高,而且含有化学物质和杂质,通常无法直接利用。本研究采用基于CO2的二元混合工质,构建了一个新型的跨临界发电循环,其新颖之处在于在几百米长的井下换热器中利用重力场实现了增压吸热过程,使循环的热收益增加,从而提高了循环的净输出功率。由于井下换热器中的增压、增温吸热过程及冷凝器中的等压、减温
燃空当量比作为燃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参数,对发动机燃烧进程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燃烧激光诊断技术的发展,基于飞秒激光的燃烧诊断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飞秒激光脉冲宽度只有几十飞秒,具有极高的峰值功率,这使得飞秒激光在气体中传播时会发生自聚焦效应,形成光丝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向外发射荧光信号,根据光谱信息便可反演出气体组分信息。本文主要研究在冷态预混甲烷/空气流场中,飞秒激光与流场相互作用形成
无人驾驶碾压机的高精度路径跟踪控制过程依赖于车辆定位信息的准确获取,但是在复杂、恶劣环境下传感器极易发生量测失准与硬件故障问题,对无人驾驶碾压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构成了极大威胁。为了解决无人驾驶碾压机因传感器定位短时失效而出现运行失控的问题,本研究从硬件冗余与模型信号代偿的角度设计了一种面向无人驾驶碾压机的容错定位系统,具体工作内容如下:为了充分挖掘可用于无人驾驶碾压机定位的有效信息源,本研究基于
随着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碾压机的无人驾驶技术在提高碾压效率和生产力等方面显得日益重要。然而由于无人驾驶碾压机碾压过程中高频率的振动和大量的粉尘会对碾压机的整个电子电气系统造成影响,使得无人驾驶关键部位易发生故障和失控,进而导致安全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无人驾驶碾压机故障诊断及故障处理机制是当前迫切的工程需求。基于此目的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的研究:首先开发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无人驾
自燃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依赖燃料与氧化剂液相碰撞自燃完成点火过程,推进剂之间的物理混合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点火稳定性。本文针对自燃推进剂燃料和氧化剂普遍存在较大表面张力差异的特征,采用高速摄影、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马拉高尼效应对液滴-液面碰撞混合的影响。在液滴表面张力高于液面(1-σ*)>0的情况下,研究发现马拉高尼流动倾向于携带液池流体包裹液滴,液面上方可能发生两次破碎,液面下方出现了
微尺度燃烧器的尺寸通常在毫米级别,特征尺寸的减小导致火焰容易发生淬熄,火焰稳定性大大下降。填充多孔介质可以加强微尺度燃烧器内的热循环,有效提升火焰传播速度,增强火焰稳定性。研究发现:与常规尺度燃烧器不同,多孔介质微尺度燃烧器内火焰驻定对应的是一个较宽的工况范围,而非单一的值。然而目前关于多孔介质微燃烧器内火焰驻定机理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搭建了氢气/空气预混气在部分填充多孔介质微通道内燃烧的物理模型
汽油压燃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燃烧方式,但其面临着低负荷燃烧稳定性差的瓶颈难题,关键原因在于汽油燃料活性低、低负荷热力学条件差,燃烧对边界条件非常敏感。火花点火可以大大降低汽油压燃低负荷燃烧对缸内热力学状态的严重依赖,为汽油压燃低负荷稳定燃烧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可行途径。因此,本文基于重型发动机开展燃烧边界条件对火花辅助汽油压燃低负荷影响的试验研究,探索实现重型发动机低负荷火花辅助汽油压燃稳定、高效、
无人驾驶公交车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复杂的道路运行工况,因此对于超车过程的安全性、舒适性及规划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功能要求。本文针对无人驾驶公交车的超车行为提出基于TOPSIS的主客观赋权的测评体系,进而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超车行为的优化控制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利用SCANe R studio仿真软件搭建了无人驾驶公交车虚拟仿真平台,为超车行为的全历程测试和验证提供平台支撑。
为应对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挑战,内燃机朝着小型强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内燃机的热负荷增加,爆震现象更容易产生,导致高频压力震荡,降低发动机可靠性。爆震成为了制约高强化发动机进一步提升热效率的瓶颈。基于光学实验的结果,目前普遍认为爆震是由末端气体自燃引起的。本文基于大分子燃料,在定容燃烧弹(CVCB)实验平台上开展了针对末端气体自燃及爆轰发生机理的研究,并探究了末端自燃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揭示爆震产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