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三种典型人工针叶林林下生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fx24922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下植被和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人工针叶林种。本文选取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网络站的湿地松、杉木和马尾松三种人工针叶林为实验区。通过对实验区林下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叶面积指数及生境因子(土壤湿度、土壤速效P和速效K)的取样分析,分析三种人工针叶林林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及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叶面积指数和生境因子的差异,进一步的分析了林下植物与各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土壤微生物与速效养分的相关性,旨在揭示三种人工针叶林林下生物群落的差异,不同因子对林下生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湿地松、杉木和马尾松三种不同人工针叶林乔木叶面积指数分别为2.16±0.20、2.73±0.11、1.26±0.17,不同针叶林叶面积指数间差异显著。土壤湿度分别为12.15±3.86m3·m-3、12.29±2.24m3·m-3、8.38±1.68m3·m-3,马尾松与杉木、湿地松林的土壤湿度间存在差异显著。0–5cm、5–10cm及10–20cm三层土壤速效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2±0.91mg·kg-1、2.21±1.32mg·kg-1、3.37±1.19mg·kg-1;三层土壤速效K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6.11±4.79mg·kg-1、15.65±8.36mg·kg-1、36.84±15.69mg·kg-1;不同针叶林林下3层土壤速效P和速效K间均存在差异。2.湿地松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共有33种,隶属于18科,其中牡荆(Vitex negundo)重要值为35.53%,为主要优势种;草本层植物22个种,隶属16科,其中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重要值为40.98%,为主要优势种。杉木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共有24种,隶属15科,其中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重要值为16.66%,为主要优势种;草本层植物16个种,隶属14科,其中阔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重要值为40.86%,为主要优势种。马尾松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共有30种,隶属17科,其中格药柃(Eurya muricata)重要值为39.95%,为主要优势种;草本层植物21种,隶属15科,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重要值为82.53%,为主要优势种。3.湿地松、杉木和马尾松三种不同人工针叶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大小为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杉木林。林下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大小为湿地松林>马尾松林>杉木林;不同人工针叶林多样性指数间有存在差异。丰富度指数和Pielou指数对其他两种多样性指数有明显的影响。湿地松林的Simpson和Pielou指数则为灌木层<草本层,而杉木和马尾松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4.叶面积指数和生境因子与林下植物多样性均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大小不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三种不同人工针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子作用大小变化为叶面积指数>土壤湿度>速效P>速效K,主要影响因子是叶面积指数。5.湿地松、杉木和马尾松三种不同人工针叶林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分别为235.77±71.08μg·g-1、333.43±137.34μg·g-1、329.87±80.75μg·g-1。湿地松林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与杉木和马尾松林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6.三种不同土壤中细菌PLFAs含量分别为204.11±61.44μg·g-1、299.81±123.95μg·g-1、299.65±71.79μg·g-1。其中三种不同土壤中细菌16:0的PLFAs含量无明显的差异。湿地松林的G+/G值与杉木和马尾松林的比值间存在显著差异。7.三种不同土壤中放线菌PLFAs含量7.21±3.98μg·g-1、9.13±6.29μg·g-1、6.63±4.63μg·g-1;三种不同土壤中真菌含量分别为18.33±5.51μg·g-1、20.95±8.54μg·g-1、21.33±4.70μg·g-1。三种不同针叶林土壤的放线菌和真菌PLFAs含量间存在差异。湿地松与马尾松林的土壤中放线菌10Me17:0的PLFAs含量则有明显差异,湿地松与杉木林的土壤中真菌18:3w6c (6,9,12)呈极显著相关。8.三种不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中,杉木林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大,而湿地松林和马尾松林则次之。三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受速效养分影响,但影响效果不同。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rn人教版四下第七单元第25课.rn[教学目标]rn1.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情境等方法理解“信奉”“不容更改”“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流利、有感
期刊
教学过程rnStep 1.Warm-uprnCheer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up.rnStep 2.Pre-readingrn1.Present five little symbles.Guess: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today?rnS
期刊
[教学内容]rn人教版五年级.rn[教学实践与反思]rn一、不确定(未知)情况可用字母表示rn1.表征对象从确定到不确定(如下图).rn出示问题情境,学生尝试表达,然后依次呈现出一些典
期刊
  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学及非建筑学专业的外国建筑史课教学的共性与差异,借鉴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分析不同专业学生在外国建筑史认知学习方面的差异表现,得出差异分析带来的启
  中国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基础。本文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下,在中国建筑史教学实践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
  "城市设计实践"是大学四年级开设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设计课程。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2013年大四城市设计选题为"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片区的城市更新设计"。本文
  在建筑学课程体系中,建筑史一般被定位为建筑设计主干课程的辅翼,如何实现这一"辅翼"角色因而成为重要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设计视角的教学思路,并对教学要求、知识准备、具
  "保护建筑设计"课程是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针对专业要求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文章以一次课程教学为例,对其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
  2013年7月3日至15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圣容寺进行本科生和研究生古建筑测绘实习,共测绘单体建筑20座。结合圣容寺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了三项尝试,包括测
会议
  本文针对我国出现的城市和建筑特色缺失的危机问题,从分析全球化语境入手,提出了历史建筑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只有通过建筑测绘对历史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