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改革开放为界,已经形成了新老两代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过较高程度的正规教育,对自我及外界的认知能力较强,有些已经表现出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向往成功、希望被认可的需求。农民工群体逐渐成长而产生的这些新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对农民工采取新的管理及激励方法。因此,本文以成就动机为变量,通过探讨新老两代农民工在工作倾向上的差别来研究农民工群体的成长特性。进一步,引入工作满意度变量,探讨成就动机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借以揭示向往成功的内部驱动力是否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满意度,最终达到提高工作绩效,提升自我发展的效果。本文以无锡市两家中小民营制造型企业所雇用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赫尔姆瑞克(Helmreich R.L.)与斯彭斯(Spence J.T.)的工作与家庭取向量表及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表之短式量表为测量工具,共收得240份问卷,筛得有效问卷152份,再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差异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为了达到以上研究目的,本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和分析的。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大量被吸纳到发达地区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农民工这个群体正进行着更新换代和“结构转型”,其新的群体特征日渐显露,这些新变化将对管理及激励农民工提出新的要求。由此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成就动机和工作满意度为研究变量,探讨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工作倾向上的差别、目前农民工对工作的感受及评价以及新生代农民工成就动机与工作满意度两者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希望本研究可以有助于更新人们对农民工的认识,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对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变化的认识,并且有助于引起企业管理者对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方式的重新思考。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成就动机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及界定。在整理和比较众多学者对成就动机的定义之后,指出了本研究对成就动机定义的界定:个人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全力去从事及去完成,并欲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同时因为努力所得成果而产生满足感。其次介绍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成就动机理论,在综合与比较各理论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本研究的理论作为本研究成就动机的理论基础,即赫尔姆瑞克与斯彭斯的成就动机理论,并采用其理论中的“工作与家庭取向量表”作为本研究对成就动机的测量工具。第二部分首先对工作满意度的定义进行了介绍与整理,指出工作满意度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它是一种受影响的状态或是一个人对其工作的感觉。其次对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基础及测量方式、测量工具进行了介绍与整理,并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表之短式量表作为本研究对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工具。第三部分对成就动机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综述,指出两者间关系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晰,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第三章研究设计与方法。首先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框架,明确了以成就动机作为自变量、工作满意度作为因变量的关系,并且把农民工的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中。接着对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进行了界定,将成就动机分解为精熟、工作导向、竞争、不在意他人四部分,将工作满意度分解为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整体满意度三部分,并对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人口统计信息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了说明。其次以陆学艺对农民工概念的界定为依据,在无锡市两家中小民营制造型企业员工中筛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进行说明。然后对成就动机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以测量量表的鉴别度、结构效度、可靠性以及问卷所收集的资料的质量。经分析,将成就动机中工作导向与竞争合并,并修正了本研究的研究框架。最后说明了本研究所采用的资料分析方法。其中包括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第四章研究分析与结果。首先对本研究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和本企业工龄,以了解样本的总体情况。其次对人口统计变量与成就动机、工作满意度进行差异分析,并将所得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于1980年之后、未婚、受教育程度较高、本企业工龄较短的农民工的成就动机要高于出生于1980年之前、已婚、受教育程度较低、本企业工龄较长的农民工,而不同性别在成就动机上无显著性差异;出生于1980年之后、未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出生于1980年之前、已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而不同性别、不同本企业工龄在工作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最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成就动机与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关分析方面,成就动机与整体满意度、内在满意度及外在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精熟与整体满意度、内在满意度及外在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导向及竞争与整体满意度、内在满意度及外在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在意他人与整体满意度、内在满意度及外在满意度均无显著相关;在回归分析方面,精熟、工作导向及竞争两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存在因果关系。第五章结论与建议。首先,对实证分析进行总结,提出了本研究的结论。指出:1.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成就动机要高于老一代农民工;2.农民工群体的工作满意度总体上是较为满意的,但对工作的外在满意度有更大的需求;3.新生代农民工成就动机中的精熟、工作导向及竞争两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4.新生代农民工成就动机中的精熟、工作导向及竞争两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其次对本研究对实务界的建议进行说明,指出:1.对积极工作并表现出色的农民工应进行及时恰当的奖励;2.对有能力的农民工应给与有挑战性、难度较高的任务并给与支持;3.管理督导方式以肯定为主,重视农民工反映的意见,注意培养融洽人际关系。之后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阐述,并提出后续研究的建议。直接对农民工本身进行研究以探讨农民工群体特征的变化,以此来试图谋求改进激励及管理农民工、提高农民工工作效率的方法,同时从农民工自身来讲也是改善锻炼自己、提升自我发展的途径,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的写作初衷虽然立足于调查数据,解释实际现象并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但鉴于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没有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的研究达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而欠缺本身恰恰为后续研究开拓了空间。因此作为后续研究者,可以参考本研究的研究不足之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具体、更深入、更具开拓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