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中既存在位于创新价值链高端,拥有多元体系化能力,能够控制集群网络中其他企业的核心企业,也存在着位于创新价值链中下游,拥有单一体系化能力的非核心企业。然而,今天的核心企业几乎都是从非核心企业成长而来的,非核心企业成长过程是其自身基于创新价值基础上的研发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和市场创新能力的不断积累与成熟,直至超越现有核心企业,实现从非核心企业向核心企业的蜕变。正是非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不断追赶与赶超,保证了产业竞争力的与时俱进,保持了产业的创新活力。因此,研究创新价值链视角下,非核心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创新行为模式演化规律及特点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体系化能力界定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1)本研究在现有学者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创新价值链视角出发,提出在地区性的产业集群中,任何行业都存在着自身发展的创新价值链,核心企业是位于创新价值链上游的企业,对其他下游企业具有支配和控制权利;核心企业掌握着其所在行业的优势资源、核心技术、具备多元体系化能力,同时,在其与创新价值链中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其他企业的技术提高,对其他企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核心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其自主品牌产品在市场上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优势地位。(2)非核心企业是与核心企业相对应的概念,是在创新价值链中处于中下游的新兴企业、或是中小企业,亦或是小规模处于被领导、被支配的企业,仅拥有单一体系化能力。其特征为在创新价值链中位于中下游的企业,受核心企业的领导与支配,没有控制权,且尚未掌握其所在领域的优势资源与关键性技术,尚无自主创新能力及自主品牌,缺乏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创新价值链中非核心企业创新行为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创新价值链(IVC)理论将创新分为“创意产生——创意转换——创意扩散”三个阶段。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企业的创新行为模式演化既受制于企业在创新价值链中的位置,同时受制于企业自身体系化能力的高低。非核心企业初期的单一体系化能力决定了其嵌入创新价值链的位置,位于创新价值链中的不同位置决定了非核心企业实现创新行为模式演化路径。本研究通过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并运用扎根理论、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案例企业进行了拓展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三家案例企业的创新行为模式演化路径具有发散性和差异性,但其最终聚焦于研发体系化、技术体系化、品牌体系化能力等多元体系化能力,具有收敛性与一致性。因此,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非核心企业创新行为模式的演化路径具有由单一体系化能力向多元体系化能力演化的规律性。最后,创新价值链中非核心企业创新行为模式演化的绩效分析。基于《沈阳经济发展状况大调研(高新技术产业)调查问卷》数据,从企业家精神视角,通过对1189家高技术产业的非核心企业地企业家精神、知识吸收能力、外部环境以及创新行为绩效四个潜在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分析,验证了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外部环境对知识吸收能力、企业家精神的负向作用。同时,根据所选企业的特征区分为创新型企业、技术型企业和混合型企业,并对三类企业中的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文通过对创新价值链中非核心企业创新行为模式演化的研究,一方面提出了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提出了非核心企业创新行为模式的演化规律和特点。同时,对非核心企业创新行为模式演化的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全面促进非核心企业创新行为模式演化,促使非核心企业成长为核心企业提供了参考性意见,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