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驱是注水开发油藏到中后期的必经阶段,而复合驱则是化学驱技术中使用较多且有成功先例的驱油技术之一。复合驱虽能充分发挥波及和洗油效率的协同作用,但色谱分离效应使规模化运用受到限制。表面活性聚合物在油田聚合物驱方面具有极大发展潜力,且不存在色谱分离现象。但在分子结构设计方面缺乏针对苛刻油藏耐温抗盐优良特性的关注,使得所合成的表面活性聚合物难以满足恶劣油藏环境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从提高表面活性和兼顾耐温抗盐性对聚合物分子结构进行设计,合成目标产物,并研究其溶液性能及用于驱油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从提高表面活性和兼顾耐温抗盐性对聚合物分子结构进行设计,引入长链烷基、苯磺酸基团使其具有表面活性,苯磺酸基团中的苯环提高耐温性,磺酸基提高抗盐性。2.可聚合表面活性单体研制及表征:通过“三步法”合成可聚合表面活性单体,同时采用FTIR、1HNMR对其表征及单体界面活性测定,浓度250 mg/L时界面张力最低达到3.12 mN/m。3.表面活性聚合物合成及表征:采用单因素--正交确定最优合成条件:单体总浓度25%、引发剂加量0.2%、AM:AA=6.5:3.5、pH=7.2、反应温度41℃、功能单体加量0.3%。并用FTIR、1HNMR对其进行表征,证实其符合设计原则。利用动(静)态激光散射仪测定了重均分子量Mw=4.2X 106g/mol,回旋半径Rg=170 nm,1500 mg/L的流体力学半径Rh=196 nm。4.表面活性聚合物溶液性能评价:具有较好溶解性能,高温或高矿化度下,溶解时间均在2 h内。具有一定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及乳化能力,界面张力最低值为15.07 mN/m,分水率最低为8.97%。具有较好增黏性能,70 ℃下,浓度为3000 mg/L的表面活性聚合物黏度值为672.3 mPa·s。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及稳定性能,90 ℃下,表面活性聚合物黏度值为120.1 mPa·s;不同矿化度下,表面活性聚合物黏度值均高于HPAM;60 d后表面活性聚合物黏度保留率高达80%。与此同时,表面活性聚合物在低剪切下表现出牛顿流体性质,高剪切下表现出非牛顿流体性质;扫描频率在0.01~2 Hz范围内,黏性为主;大于2 Hz,弹性为主。5.驱替实验研究:用模拟地层水配置1500 mg/L的表面活性聚合物溶液,在渗透率小于90×10-3 μm2情况下存在一定注入性问题,但在渗透率为320~3220×10-3μm2的多孔介质中具有较好注入性和传导性,同时能建立较高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并能在多孔介质中提高采收率达1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