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多周期化疗后肠道运动及感觉功能的变化,明确化疗与肠功能紊乱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初步探讨化疗后肠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进而以5-Fu静脉化疗大鼠为模型,研究结肠组织学、炎症标记物、肠屏障功能及肠神经系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化疗后肠功能紊乱的详细发病机制。方法1.化疗后肠功能紊乱的临床初探1.1将46例多周期化疗后的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按照主要临床症状分为两组:腹泻组26例,便秘组20例;以健康志愿者12例作为对照组。1.2以结肠传输试验测定腹泻组和便秘组的结肠运动功能参数:结肠转运时间(CTT)、分段结肠转运时间(RCTT、LCTT、SRTT)。(3)以肛管直肠测压法测定腹泻组和便秘组的肛管直肠运动及感觉功能参数: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最大缩榨压(MSP)、松弛压、引起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AIR)时的最小直肠扩张容量、初始感觉阈值(FSV)、排便感觉阈值(DSV)、疼痛感觉阈值(PSV)。2.5-Fu静脉化疗大鼠肠功能紊乱的基础研究2.1模型制备: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B、C组),化疗组(D、E、F组),对照组各10只,化疗组各30只。化疗组尾静脉注射5-Fu 2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7天处死A、D组大鼠各一半,取距盲肠结肠交界5cm处结肠待测。第21天同样处理B、E组大鼠,第42天同样处理C、F组大鼠。2.2观察指标:2.2.1一般情况:每日观察大鼠的摄食、排便和活动情况。2.2.2体重:实验前、第7、21、42日测量空腹体重。2.2.3结肠标本的大体观察及炎症评分。2.2.4结肠黏膜的镜下观测:常规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并测量其黏膜厚度。2.2.5结肠标本的MPO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炎症肠段全层组织的MPO。2.2.6肠神经系统损害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结肠黏膜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2.2.7结肠微血管通透性的测定:采用改良EB渗出法测定并计算结肠EB含量。结果1.化疗后肠功能紊乱的临床初探1.1结肠传输试验:腹泻组的CTT和分段C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便秘组的CTT和分段C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泻组48h均排出80%以上的标志物,对照组72h均排出80%以上的标志物,便秘组中72hCTT正常者有2例(10.0%)。1.2肛管直肠测压:腹泻组和便秘组的RRP、ARP、MSP、松弛压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泻组的FSV、DSV、PSV、引起RAIR时最小直肠扩张容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便秘组的FSV、DSV、PSV、引起RAIR时最小直肠扩张容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Fu静脉化疗大鼠胃肠功能紊乱的基础研究2.1一般情况:化疗组大鼠静脉注射5-Fu当天或第二天开始出现摄食明显减少、排便异常、少动闭眼、精神萎靡、蜷曲拱背、形体消瘦。第21天后上述情况逐渐好转,至第42天已与对照组无异。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摄食、排便及活动正常,生长良好,未见明显异常变化。2.2体重:第7天,化疗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第21天,化疗组大鼠体重已开始恢复,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2天,化疗组大鼠体重增加较多,与化疗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体重稳定增长的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2.3结肠标本的大体观察及炎症评分:第7天,化疗组大鼠结肠大体标本可见明显的急性炎症,黏膜明显糜烂、粘连、充血及出血点;第21天,化疗组标本急性炎症已消退,黏膜有所增厚、苍白;第42天,化疗组标本外观正常,与正常肠道无明显界限。同期处死的对照组大鼠,结肠标本未见炎症表现。2.4结肠黏膜的镜下观测:第7天,光镜下化疗组大鼠结肠标本黏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变薄(P<0.05),黏膜下见灶状炎症,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第21天,黏膜厚度较前有所增厚,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黏膜下炎症基本消退,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明显增加;第42天,黏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差异(P>0.05),结肠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炎症表现,仅见一定量的黏膜下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对照组大鼠结肠标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见明显异常改变。2.5结肠标本的MPO测定:第7天,化疗组结肠组织的MPO活性显著增高(P<0.05);第21天,化疗组结肠组织的MPO活性显著增高(P<0.05);第42天,化疗组结肠组织的MPO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差异(P>0.05)。2.6肠神经系统损害的测定:第7天,化疗组大鼠结肠黏膜的SP和VI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第21天,化疗组大鼠结肠黏膜的SP和VIP含量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化疗组大鼠结肠黏膜的SP和VIP含量进一步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7结肠微血管通透性的测定:第7天,化疗组大鼠结肠壁E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21天,化疗组大鼠结肠壁EB含量开始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化疗组大鼠结肠壁EB含量进一步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多周期化疗后的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结肠运动功能、肛管直肠运动及感觉功能异常,化疗与肠功能紊乱之间存在关联。化疗后肠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肠动力异常及内脏高敏感性,以内脏高敏感性更为关键。2.5-Fu静脉化疗后大鼠结肠急性炎症消退后,仍然存在结肠黏膜SP和VIP的持续升高以及结肠微血管通透性的持续增高,表明了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衡和肠屏障功能减退的持续存在,这可能引起并维持了肠道持续的轻度炎症,从而导致了化疗后肠功能紊乱的发生。3.化疗后肠功能紊乱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炎症,急性炎症消退后持续的轻度炎症引起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中具有重要意义。SP和VIP表达异常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肠屏障功能减退亦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