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竺可桢的研究领域有很多,但对物候学的研究贯穿了他的一生。物候学就是生物气候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物候的国家,却一直没有创立物候学。竺可桢留美回国后,在各国大力发展现代物候学的背景下,结合西方现代物候学、中国传统物候定律以及中国传统物候观测记录,建立了中国现代物候学。与西方物候学和中国传统物候定律相比,他的研究在方法论、研究思想、理论、应用方式等方面都有创新。他在建立中国现代物候学,提出现代物候学定律,建设中国物候观测网并统一了物候观测标准,创造物候学研究的新方法论,普及物候教育,还有将物候知识用于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物候学也为当时中国发展农业、生物学、历史气候学作出重要贡献。竺可桢去世后,物候学经历了发展停滞期。中国原本紧跟世界一流水平的物候工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历史水平。而在当今学术界,物候学被全世界关注,属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热门领域。因此,系统整理和探讨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及当代价值,对中国学术界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近几年来学术届对竺可桢的学术的研究再次回温,周期漫长的物候观测经过55年的积累也有了一定成果,因此,如今正是挖掘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好时机。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研究背景。第三、四、五部分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三者以并列方式构成全文核心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过程和成果,意为解析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第四部分讨论了现代物候学的发展变迁,解析了竺可桢的物候学基础工作的现状,当代学科对它的分化与继承,以及它的未来发展。第五部分讨论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影响,解析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在当代的价值。具体内容上,第四部分论述了竺可桢去世后,物候学研究进入发展停滞期。之后,竺可桢奠定的物候学基础研究工作受到学科分化的影响,被分化融入到不同学科中。它被细化,学科方向以农学和理学底下的小学科为主。此外,它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细化,观测要素更为细致,逐渐向微观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专门化的研究,且主要以研究植物类物候为主。虽然被分化,但是当代学科仍然对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有所继承和发展。比如生物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气象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艺术学、中国古代文学还有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现代科技发展,现代物候学受到影响,结合了新技术,应用领域也有所拓宽,在未来将有所变化。第五部分论述了在当代,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仍具有重要价值,对农业生产、气象学、生命科学、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园林、旅游、中医康养等领域有所影响。总之,竺可桢的物候学具有很高的成就与贡献,虽然如今被分化,但当代对它的继承与开发仍能促进、影响许多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