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当今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是人的自我完善与健全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与交流地日益频繁,不同地域的政治、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强了。但与之相悖的却是城市慢慢失去了原本的发展活力,舍弃了独特自由的发展精神,取而代之的是“同面不同城”的尴尬现实。现在“城市特色”一词在城市间热火朝天的比较中登上了历史舞台,结合城市发展现状,本研究试图在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用“特色区划”概念,整理还原云南省城镇的普遍性特点,从而在云南省域层面,建立明确的可以指导的特色分区。论文试图研究一套成体系的特色因子评价方法、特色分区,特色分区建设引导及策略,并通过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规划方法及程序,将特色分区与下位规划(省域城镇体系以下的规划层次)紧密联系起来。论文提出普遍性特色因子和特殊性特色因子概念,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解析特色因子的组成和重要性,并运用权重赋值法来确定特色因子在特色区划中起到是“决定性作用”还是“提升性作用”,以此作为特色区划落线分区的重要依据。普遍性特色因子与特殊性特色因子差异,恰好是“特色”概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体现,他们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即在城镇特色建设起到不同作用,也就是特色区划是建立在普遍性特色因子体系之上的,进一步挖掘城镇特点则还需要在特殊性特色因子上再做研究。云南省城镇体系特色区划导则是特色区划在特色建设上的实践应用。从引导措施、发展策略和特色建设排序方面尝试将特色分区建设细化、具体化、明确化。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所拟定的研究框架等进行梳理。第二部分(第二、三章)从城镇特色入手,对特色规划理论架构进行了探索,梳理特色规划方法,形成最终特色规划程序,同时提出特色区划的概念,并形成初步的特色区划的理论架构与评价体系。第三部分(第四、五、六章)对云南省城镇体系特色区划进行了实证分类,并在理论层面上对云南省特色区划进行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