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技术的岩溶碳汇效应研究——以广西区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ei205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CO2、CH4等温室气体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部分。针对碳循环中碳收支不平衡的问题,研究表明,岩石风化过程吸收的CO2是全球碳循环“遗漏汇”中的一部分。掌握区域尺度的岩溶碳汇潜力对研究我国、全球碳汇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等具有较大意义。  本文一方面探讨了碳酸盐岩及硅酸盐岩类在时间尺度上不同的岩溶碳汇意义,全面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岩溶碳汇效应的影响机制及程度,对比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碳汇量估算模型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另一方面,针对传统岩溶碳汇效应研究在区域尺度上的不足,本文利用可实时、大面积获取地表信息的遥感技术以及在快速处理海量空间数据上占据优势的GIS工具来获取、处理及分析研究区岩性、气候等数据,实现了空间数据由点到面的扩展,并引入GEM-CO2模型估算了广西区的岩溶碳汇能力。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指出地质作用的碳汇效应是全球碳循环“遗漏汇”中的一部分,揭示了岩溶碳汇在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2、探讨了遥感与GIS技术在岩溶碳汇效应研究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具有快速、实时、宏观作业等特点的遥感技术在提取岩石、地质构造信息,监测降雨量,反演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GIS工具在处理、分析海量空间数据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3、全面分析了岩石风化碳汇效应的影响因子,总结了岩石风化过程中各个因子的影响机制及程度;深入研究了现有各种岩溶碳汇量估算模型的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  4、基于RS与GIS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广西区的基岩岩石信息,并通过GIS方法对广西区24个基本气象站点的降雨量、气温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了空间点数据到面数据的扩展,为岩溶碳汇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获取及处理手段。  5、引入GEM-CO2模型,基于RS与GIS技术获取的岩性及气候数据,估算了广西区2003至2012年的岩石风化碳汇量,统计各种岩石类型风化过程中消耗的CO2量,并深入分析了广西区岩溶碳汇空间分布格局。  6、探究了岩溶碳汇量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指出岩溶碳汇量随大气CO2量的增多而增大的趋势,并对增汇措施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本文推动了RS与GIS高新技术在岩溶碳汇量研究中的应用,对广西区碳汇潜力的探究做出了较大贡献。
其他文献
海水透明度能够直接反映海水的混浊程度和海水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的程度,是描述海水光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量。研究海水透明度的时空分布与变化对于水质监测和水下军事活动等都具
汾渭断陷带位于多个构造块体之间,它既是我国东西部大地构造的分界带和解耦带,又是鄂尔多斯块体、华北块体、华南块体等构造差异运动的调节带,这种特殊大地构造环境形成的断陷盆
摘要:德育一直是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教育现象,它具有社会性,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教育改革中,德育的发展与完善对教育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从中学生德治教育出发,分析了中学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论述了相关的德治意见。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学教育;班主任  教育随着国家形式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发展,德育已经成为教育奉行的主要教育方式,已經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