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族刑事政策是客观存在的,经常指导着民族自治地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执行活动,并在这些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的刑事政策。民族刑事政策是民族刑事法律的灵魂与核心,民族刑事法律是民族刑事政策的条文化与定型化,因此,民族刑事政策对于民族地区刑事变通立法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两少一宽”是我国当前典型的民族刑事政策,对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两少一宽”的研究是不够的,应当拓宽对民族刑事政策的研究领域为其系统化的理论构建而努力。民族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刑事法律领域的体现。尽管民族刑事政策从性质上讲,属于党的政策、刑事政策的范畴,但民族刑事政策不能仅仅把它作为党的政策或者刑事政策来研究。民族刑事政策有着自己独特的蕴涵,有着客观现实基础和充分的理论支撑,有着广泛的值得研究的领域。对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可以丰富民族法学、刑事政策学理论;从现实意义上讲,为民族刑事变通立法提供理论支持,指导民族地区的法律实践,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维护各民族团结、和谐和国家稳定统一。中国民族刑事政策学属于民族法学和刑事政策学的交叉学科,对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研究需要综合利用民族法学和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规范和实证分析方法、田野调查方法、历史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从刑事政策、民族刑事政策的概念入手,探讨我国民族刑事政策的历史沿革,重点论述民族刑事政策的结构,分别对应然(应该存在)与实然(已经实际存在的)民族刑事立法、司法、执行、社会政策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分析民族刑事政策的各种价值。民族刑事政策的制定主要研究民族刑事政策制定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定主体、制定民族刑事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民族刑事政策制定程序等内容。系统论述“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最后是本篇论文的建设性构想,论述了民族刑事政策体系构建的可能性和具体内容。本文由导论、结语和7章内容组成,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探讨以“中国民族刑事政策”为题的原因、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选题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界对民族刑事政策缺乏系统研究,只对“两少一宽”研究较多;简述了研究思路,以民族法学和刑事政策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利用民族法学和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一章“中国民族刑事政策概念的界定”。对民族刑事政策概念的认识和界定属于民族刑事政策的基本理论,只有对比中外有关刑事政策的不同观点,在刑事政策理论基础之上,才可能正确地分析论证民族刑事政策的概念。在民族刑事政策概念的基础之上,分析论证了民族刑事政策的特征、性质,民族刑事政策存在的客观现实和政策基础,分析了中国民族刑事政策与刑事法的关系。在我国,民族刑事政策确实长期存在,学界还没有界定过民族刑事政策的概念。民族刑事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基于控制、预防民族地区犯罪为目的,在民族刑事立法、司法和执行等领域所制定、执行的策略、方针、措施的总称。民族刑事政策的内容不单是指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惩治民族地区的犯罪,它还应该包括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以及如何对待犯罪被害人,如保障其权利、尊重其宗教信仰和习俗等。第二章“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刑事犯罪的民族刑事政策,是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原则指导下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西周时期提出的处理民族间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民族刑事政策。以其为主线,论述了我国古代民族刑事政策的沿革。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对少数民族犯罪分子的“从宽”、“少捕”、“少杀”等民族刑事政策,以及在刑事立法和实践确立了少数民族公民适用刑法从宽的特殊刑事责任原则。简述了中国特色的民族刑事政策的形成过程,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先后施行的刑事政策的沿革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刑事政策历史发展的脉络,进而对新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三章“关于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结构”。从中国民族刑事政策作用的领域不同,论证民族刑事政策应分为民族刑事立法政策、民族刑事司法政策、民族刑事执行政策和民族刑事社会政策四大类,从而基本确定了民族刑事政策的范围。从应然和实然两个方面,论述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犯罪分子的刑事政策,以及在民族地区立法、司法实践中,在刑事立法、司法、刑事执行、刑事社会政策中,已经有的民族刑事政策,应该有的民族刑事政策,如死刑的执行政策、死刑犯的丧葬政策等。第四章“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研究民族刑事政策的价值,是研究民族刑事政策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对于中国民族刑事政策来说,最重要的价值应该是人权价值、秩序价值、正义价值、效益价值,从理论上看,人权价值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首要的价值;正义是民族刑事政策之最高价值;效益是民族刑事政策之评价尺度;秩序价值是民族刑事政策之直接需求。第五章“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制定”。论证民族刑事政策制定时应遵循法治原则、科学原则、照顾民族特点等三项基本原则,剖析了影响刑事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强调了民族习惯法的重要影响。阐明了刑事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一般包括民族刑事政策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抉择和合法化等几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阶段或环节。第六章“‘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两少一宽”需要进行重点论述,其基本涵义是:对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贯彻此民族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我国一贯的民族政策,达到了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照顾到其风俗习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对少数民族实行照顾。这一重要的刑事政策的提出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了解提出的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民族刑事政策。论述“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的重要意义、价值以及法律化问题(必要性、途径等)。第七章“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的体系构建”,体系的构建需要民族理论、民族法学、民族社会学、犯罪学等学科的宏观理论支持。该体系应该包括:强调民族刑事立法政策的重要性,因地制宜进行民族刑事立法的刑事政策,“两少一宽”民族刑事司法政策,民族刑事司法、执行中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政策等。结语部分是就本文上述各部分一个纲要式的总结,表述了文章的主要观点,民族刑事政策的研究是有着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课题,笔者对民族刑事政策的研究、探讨仅仅带有导论性质,很多重要内容不能一一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