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20年代起,中国已开始出现了“电化教育”的概念,其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利用声像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摄影的自身发展也就影响了电化教育的发展。摄影术是西方一门技术,而发明之初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战乱之中,不仅在其技术进步方面未有贡所献,而且在应用层面也完全依赖于西方工业强国。在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境内的文化氛围、艺术修养、物质基础、人才结构和技术条件就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影像产制场域。本论文就是在这一特定视野下开展了某历史阶段中国摄影史的基础性研究而形成的结论。本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影响当时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基本要素——技术环境和创作队伍进行了研究与梳理;第四章从当时中国摄影的基本类型,主要是新闻摄影、艺术摄影和教育摄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整理;第五章则简要总结了当时的主要创作观念和基本的社会应用。从技术与物质基础方面看,抗战胜利前,中国几乎没有自己的影像工业,抗战胜利后,虽然在天津和重庆等少数地区开始出现民族影像工业,生产感光材料,但生产能力低,产量少,未能形成生产固定规模,根本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关于其它照相器材的生产更是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在如此寒碜的物质条件下,加之物价飞涨,绝大部分人民群众站在温饱线上挣扎,从而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摄影创作向广泛的群体推广。从人才结构方面看,从影人员十分少见,摄影创作成为少部分人的专利。最初开始掌握摄影术的中国人,一部分是以国外学习为主,一部分则是拜在中国的外国摄影师为师,如此师徒相承,并逐渐渗入到学校教育。因此导致摄影创作的类别多是新闻摄影,少有艺术摄影和教育影像。实际在1945年前后,在不同地区真正从事摄影创作的人员,其学习背景差别也较大,如解放区的摄影工作起步于红军时代,主要依靠早年投身革命并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级将领,后期则在沙飞、吴印咸等人的带领下,通过摄影培训班的形式,逐步扩大为摄影工作队伍,应该说,这种培训通常以摄影技术的掌握为主要目标,基础理论少有涉及。而国统区的摄影人才大部分具有正规的摄影学习背景,对基础理论及其相关技术均有一定的掌握。从摄影创作方面看,当时西方关于摄影艺术的理论已经相当完善。摄影创作从纪实摄影和绘画主义摄影两条轴线一路走过,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创作技法。但至1945年前后,中国在摄影理论虽有人涉及,但反响甚微,唯有郎静山先生将摄影与中国绘画理论相结合的艺术实践得到世界摄影界的基本认可。而教育影像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 1945年至1949年中国摄影创作有关的信息资料,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来探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产制技术对摄影理论以及实践的影响,并试图对具有代表性作品的解读来佐证摄影创作对新闻传播、艺术繁荣和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