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结合绥阳林业局自然概况及经营历史,以绥阳林业局1958年和1999年两期森林分布图为主要数据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建立了研究地区1958年和1999年森林资源的地理数据库,实现了两期森林资源的数字重现。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1)统计分析得出了41年间森林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变化过程。研究区域41年间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都有所增长,人工林面积有较多增加,林种结构有所改善。但蓄积量大幅下降,林分的龄组、密度结构严重失调,林分生长量偏低。与此同时,非有林地总面积增加且分布范围扩大。 (2)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1958年和1999年两期景观格局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各种景观类型的转移概率。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景观类型增多,斑块总数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增加。近、成过熟林在景观中所占比例减小,针叶和珍贵阔叶林比重增加,建筑用地斑块扩大明显。景观整体无明显破碎化,斑块形状趋于复杂。 (3)用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对该局森林资源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价值变化作出了定量分析和价值评估。整体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森林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效益价值在森林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反而下降。 (4)分析了造成森林资源结构、景观格局和生态效益价值不合理变化的原因。由于长期集中过量采伐,严重破坏了一系列森林内在结构。虽然由于近期加强了资源管理和人工造林,森林面积有所回升,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对蓄积量、树种结构和林龄结构进行改善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5)切合实际的提出了具体调整措施并对该局今后发展作出了预测。预计林分各项指标到2040~2060年恢复到1896年水平;生态价值2030年恢复到1958年水平;同时林区经济效益得到增加,职工收入增多,生活逐渐改善。 本研究应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对绥阳林业局跨度为41年的森林资源与生态价值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全面系统,对森林资源与生态价值变化的理论研究和该局具体经营管理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