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网络特性的自然垄断产业是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比如电信、电力、煤气、邮政、交通等,它们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与国外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浪潮相比,中国改革步伐较为缓慢,主要表现为这些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控制。邮政产业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产业,具有明显的网络特性。技术的变革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得邮政产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如何引入竞争机制,进行规制改革已经成为以邮政产业为代表的网络型垄断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邮政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入手,纠正了人们关于邮政产业的传统认识,指出普遍服务业务的公益性特点、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并存性以及部分邮政业务的可竞争性,为制定合适的规制政策提供了依据。然后着重介绍了自然垄断理论与政府规制理论,并结合邮政产业特性,从成本劣加性的角度分析了邮政产业路网部分的垄断性质。在引入自然垄断概念的同时论述了行政垄断定义以及技术和需求变化引起的自然垄断产业变迁。根据自然垄断的成本劣加性,在制度上应确保自然垄断的存在,但是垄断权利的赋予又会带来垄断弊端,造成价格歧视、寻租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所以自然垄断产业常常使政府陷入一种社会福利与企业利益取舍的“两难困境”,于是人们引入了政府规制。同时政府规制不当也会引起规制失灵,规制体系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对中国邮政产业规制体系的实证描述和对中国邮政产业规制改革政策选择的探讨。从介绍中国邮政产业现行规制体制开始,综述了中国邮政产业规制体制的发展过程,论述分析了规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行政管理模式与政企不分机制;业务下降与亏损循环;财政补贴和交叉补贴的弊端;资本上市与普遍服务亏损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律框架的缺陷等。并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应构建一个全面合理的整体框架,以保证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接着比较分析了国外邮政产业规制改革的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本文紧密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指出国外的自由化浪潮可能并不适合目前阶段的中国经济体制,引入竞争和放松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