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大学作为农业科研成果的重要创新源头,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技推广经验,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农技推广模式。特别是依托大学优势学科、结合当地生态资源和区域产业建立的永久性、综合型农业野外科研基地,在农技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农业科研野外基地在不同阶段采取的农技推广方法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确农业科研野外基地在农技推广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家、地方和农民在不同农技推广阶段承担的义务,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以长武野外科研基地为对象,分析了1985-2005年20年来基地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按照早期(1985-1990年)、中期(1990-995年)和后期(1995-2005年)三个阶段,比较分析了不同阶段采取的推广方法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重点分析反映经济效益的流域粮食单产、总产和人均粮食变化,农林果投入与产出,流域纯收入和产业结构等要素;体现社会效益的农民住房和固定资产变化、人均储蓄变化及农民投入农业费用变化等要素,体现生态效益的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降水利用效率变化等要素,评价了不同阶段技术推广的方法、内容、途径和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早期阶段主要围绕解决当地群众的基本口粮、遏制水土流失,核心是改善基本生态环境。具体开展了粮食高产工程、沟坡开发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三大工程体系建设。和土地生产力的有关技术进行研发和推广。主要采取了试验示范、举办农业科技咨询活动、现场指导培训等措施。
中期阶段主要围绕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模式,以粮果为产业发展方向,开发沟坡资源,修建生态果园,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果树栽植新区普遍存在的生产管理技术贫乏问题,采取了指导、咨询、参观、培训,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等措施。
后期阶段围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进行技术推广。采取了建立农业技术推广集团的方式推广农业技术。在农技推广常规方法基础上,开办“农业科技”专题节目,定期播放自摄农科教专题片,组建3个宣传队巡回全县各乡村开展送科技影片下乡活动。
农技推广经济效益:流域治理20年来,粮食单产提高159%,总产提高87%。人均粮田面积由0.16公顷降低到0.07 公顷的同时,入均粮食产量依然保持在350公斤以上。农林果三种产业纯收入,随着投入增加呈现明显递增趋势。流域由历史上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现在粮、果、工副三元产业结构。社会效益:在科技攻关的20年 (1985-2005)中,共建新房1656间,超过了攻关前36年建房总数的 2.5 倍,人均住房面积从 5.1m<2>增加到18m<2>。农民耐用消费品中家电产品成为主流,并且有了自己的卡车。农民储蓄存款逐年增加,2005年底为200万元,人均储蓄1000元,全部农户进入了宽裕户行列。肉、蛋、奶消费量逐年递增,对教育投入也逐年增加,在国家支持下,农民集资新建了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每年都有考取大学的学生。截至2005年底,570余人从事技术性劳务输出、经商、果品储藏、长途贩运、家庭手工业和加工业等。
生态效益:与技术推广前1985年相比,2004 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 1896、37%和 69%。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 1860 吨/km<2>年降低到 895 吨/km<2>年,降低了 52%。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林草地面积显著提高。粮食作物降水利用效率提高了 80%-112%。
研究发现:在生态脆弱区,人均收入低于500元,粮食产量低于400公斤是国家进行投入治理的参考线。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人均收入提高到1000元时,可实现当地群众的自主投入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