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危重患儿为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产生应激反应,引起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特别是糖代谢的紊乱可以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既往有关低血糖对危重患儿的危害已被临床医生广泛重视,近年研究发现在严重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体内内分泌系统紊乱,可以产生血糖增高。应激性高血糖(stresshyper-glycemia,SHG)是指既往无糖尿病史患儿急性应激后引起的血糖水平升高,是儿科急救中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应激性高血糖多无症状,因危重患儿多不能进食,体内处于代谢性酸中毒状态,若患儿昏迷、呼吸深长,在原发病不清时易误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血糖过高或持续时间长可发生高渗血症,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使病死率增高。本文通过监测分析本院80例危重患儿的血糖变化,以探讨危重患儿血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方法:以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危重患儿80例做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轻症肺炎患儿60例。所有病例均无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入院前未接受静脉补糖,且无糖皮质激素用药史,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上均无显著差异。80例危重患儿按照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首次评分在入院后24h之内完成,入院时≤80分,进行血糖动态变化的监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月~1岁30例,2~3岁20例,4~6岁16例,≥7岁14例。原发病:腹泻病伴Ⅲ度脱水7例,重症病毒性脑炎9例,重症肺炎22例,急性中毒8例,感染性休克9例,Ⅲ度营养不良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6例,哮喘持续状态7例,颅内出血6例。将这观察组80例患儿进一步分组情况如下:(1)根据血糖水平分为4组:正常血糖组(4~7mmol/L)20例,轻度高血糖组(7~10mmol/L)21例,中度高血糖组(10~15mmol/L)20例,重度高血糖组(>15mmol/L)组19例;(2)根据器官功能衰竭情况分为3组:无器官功能衰竭组7例,单器官功能衰竭组4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组26例;(3)根据转归分为2组:治愈组58例,死亡组22例。
入院后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微量血糖仪(TYP.Nr18671946mmol/L)及配套试纸,一次性穿刺针指端采血,取末梢血一滴于血糖试纸后置入检测孔,5s后即显示结果。血糖值诊断标准:血糖值>7mmol/L为高血糖。若血糖异常,2~4h测1次,严重者,0.5~2h测1次,直至血糖降至4~7mmol/L,入院后葡萄糖输注速度4~6mg/(kg.min)。所有记录的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方差齐性及正态分布的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应用双变量直线回归分析危重症患儿血糖和危重症评分的关系,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血糖与病情的关系观察组的血糖值为11.44±5.75mmol/L;对照组的血糖值为5.28±0.72mmol/L,两组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危重症患儿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2血糖与危重症评分关系以危重症患儿血糖值为自变量,危重症评分为应变量,行双变量直线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851,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危重患儿血糖值与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提示血糖越高,其评分就越低,病情就越危重。
3血糖与危重患儿器官衰竭的关系单器官功能衰竭组的血糖值为8.55±2.52mmol/L;多器官功能衰竭组的血糖值为18.10±4.79mmol/L,两组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多器官功能衰竭组血糖明显高于单器官衰竭组。提示血糖越高,器官衰竭数目越多,死亡风险度就越高。
4高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正常血糖组,治愈19例,死亡1例,病死率5%;轻度高血糖组,治愈19例,死亡2例,病死率9.52%;中度高血糖组,治愈15例,死亡5例,病死率25%;重度高血糖组,治愈5例,死亡14例,病死率73.68%,四组病死率比较,线性回归分量为23.483,(P<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糖水平与病死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提示血糖水平越高,病死率就越高,预后就越差。
5高血糖持续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治愈组危重症患儿,高血糖降至正常时间10.97±11.42h;死亡组高血糖降至正常时间55.89±18.74h,两组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结论:
1危重症的患儿血糖明显升高,且血糖越高,其评分就越低,病情就越危重。
2血糖越高,器官衰竭数目就越多,死亡风险度就越高。
3危重症患儿高血糖与其预后密切相关:血糖越高,高血糖持续的时间越长,病死率就越高,预后就越差,提示血糖可作为判断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在抢救危重患儿时随时监测血糖的变化,以及注意病情的变化,并尽早控制高血糖,对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