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鲁迅的各类文学作品中,翻译作品占了近三分之一。作为一个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冷静审视者和积极的改革者,鲁迅的翻译作品和其序跋中无不体现出当时社会、文化规范运作的痕迹,以及译者对这些规范所做出的反应。翻译是译者做出一系列抉择的过程,而翻译规范则影响着这个过程,反过来,有时译者对规范的顺从或者违反也在重新塑造着这些规范。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规范论视角来研究鲁迅翻译序跋与翻译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鲁迅翻译序跋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和总结出新的规范分类法。鲁迅的翻译序跋是其翻译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对特殊历史时期的客观写照,因此,对鲁迅翻译序跋中的规范做一研究,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翻译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认识鲁迅和鲁迅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本文在对翻译规范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对鲁迅翻译序跋作了全面归类整理的前提下,从语言、社会、文化、翻译的主体间性几个方面对序跋中所体现的翻译规范问题以及鲁迅对它们的利用、逆行展开研究。作者发现,翻译语言是翻译规范得以体现的最基本层面,在这个层面上,鲁迅表现出来的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白话”语言规范的遵从和拥护。然而,改造中国落后语言文字观心切的鲁迅,在“矫枉”的同时也“过正”地推出了“硬译”和“拿来”的观点。这在当时虽然饱受非议,却可见他试图输入一种新语言规范的急切之心。透过语言的外衣,作者进一步看到了它背后社会、文化规范对翻译的影响。鲁迅所生活的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产生诸多剧烈变化的年代,社会、文化规范的更迭也致使鲁迅的翻译思想出现了从科学启蒙、到文学启蒙、再到无产阶级文学引介的三个不同阶段。鲁迅的这三个翻译思想阶段,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译者,对这些现象的冷静认识和应对。本文从上述的语言、社会、文化方面分别结合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周围具体环境,分析了鲁迅序跋所传递的翻译规范信息,也探究了鲁迅与这些翻译规范的互动关系。从上所述,不难发现,翻译其实是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一种对话,一种“间性文化”(杨柳2005:20-26),而参与翻译活动之中的各个主体正是对这种“间性文化”感受最为深刻的亲历者。所以,作者进而从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其合译者,译者与其出版商的交互活动角度对鲁迅翻译序跋中的翻译规范问题又进行了深层考察。最后作者提出了对翻译规范论分类法做出一定修改、发展的设想,认为不应局限于按译者做出抉择的自然顺序或者规范约束力的强弱来给规范分类,而应该通过对规范观察层次的不断深入,动态地建立一个翻译规范层级分类系统,以展现更为全面、客观的翻译规范研究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