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酸盐岩颗粒类型可以综合反映各种成岩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得到众多学者的持续关注。中新生代厘米级的碳酸盐颗粒缺少比较集中对比的研究资料。本次研究以西沙地区西科1井中新世红藻石、川西北地区江油鱼洞子晚三叠世巨鲕和意大利Dolomites地区晚三叠世似巨鲕及重庆北碚白庙子早三叠世球状粒等直径在0.1-0.5cm的厘米级圆形碳酸盐颗粒为研究对象,并与古生代的川西北甘溪剖面中泥盆世核形石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形态结构、形成机理,通过对其结构特征、颗粒组分、沉积环境进行对比,研究推测其形成可能与特殊的古气候条件、古生态系统以及古海洋水化学性质等方面密切相关,此外在部分颗粒内发现的微生物痕迹表明微生物也对其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前人研究资料可以发现西沙地区中新世黄流组红藻石由于其特殊的生物骨骼结构成为中、新生代生物礁中的重要造礁生物体,其形成环境与生物礁发育关系密切,为礁滩高能环境产物。红藻石的不同形态(圆形、椭圆形、盘形等)与其形成环境密切相关,反应水体能量较强,干旱气候条件也对其生长有所影响。意大利Dolomites地区晚三叠世卡尼阶Heiligkreuz组“似巨鲕”是一种介于巨鲕与核形石之间的特殊颗粒,其形态部分呈巨鲕形态,部分呈核形石特征,是一种过渡形态,推测其产于泻湖中水体能量相对较高的环境,动荡的水动力条件以及微生物的可能参与(Preto et al.,2015)是该类似巨鲕形成的具体条件。川西北鱼洞子地区飞仙关组一段巨鲕及球状粒的产出时代——早三叠世比较特殊,即处于生物大灭绝后的缓慢生物复苏时期,该时期后生动物缺乏而藻类繁盛、古海水碳酸盐过饱和,风暴频繁,极端的古气候条件促使巨鲕的生成。球状粒是由Pruss和Payne(2009)在美国西部早三叠世Moenkopi组virgin灰岩中发现并提出,在国内还没有相关文献提及,本次在重庆北碚白庙子剖面飞仙关组一段发现的球状粒属国内首例,可与Moenkopi组进行对比研究其成因。川西北地区甘溪剖面泥盆纪核形石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其产于相对低能的泻湖环境,同心纹层不规则,葛万藻在核形石中大量集聚,反映了明显的微生物成因。根据显微薄片观察所见蓝细菌等微生物残余,巨鲕和球状粒的形成应是无机凝聚和生物化学的结合,同心纹层存在与否与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显示明显同心纹层的巨鲕比不显同心纹层的球状粒水动力能量更高,但二者都产出于鲕粒滩环境,与正常鲕粒灰岩共生,显示了三者形成了相似的古海洋水化学条件。同时讨论了微生物对同心纹层形成兼具建设性和破坏性的作用。在总结前人对微生物岩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巨鲕灰岩、核形石灰岩,球状粒灰岩是否能纳入微生物岩的范畴,认为其应是特殊的微生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