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院已不仅仅只是作为单纯的病患治疗场所,而是肩负着安抚患者心理及缓解焦虑的综合性康复环境。然而医院对环境舒适性和建筑现代性的片面追求使医院建筑成为能耗最大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其中空调能耗十分巨大,据统计,空调能耗占据了医院总能耗的一半。在当前的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节约空调能耗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广东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夏季高温高湿。传统建筑设计以遮阳、防热、通风来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同时这些手段越来越多应用于公共建筑,并被认为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手段之一。医院门诊科室空间允许采用自然通风被动技术,同时门诊科室是患者在医院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使用空间,其空气环境质量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体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就门诊科室空间的自然通风进行探讨研究对降低医院空调能耗以及为使用人群提供舒适空气环境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研究总结门诊科室的总体布局设计和科室单元平面布局设计特点。其次对已有的自然通风技术进行分析提炼,结合医院门诊科室布局设计特点总结出其自然通风影响因素。本文认为,门诊科室的总体布局设计关系着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潜力,其影响因素包括布局模式、建筑朝向、空间尺度及体型组合。而门诊科室单元平面布局设计关系到建筑室内的气流组织及通风效果,其影响因素包括平面开口、风道形式、剖面设计等,而这些因素主要来源于诊疗用房排列方式、候诊空间布局设计、医患分离布局设计等门诊科室单元特有的布局设计需求。研究方法上,本文尝试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结合,运用CFD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门诊科室的自然通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横向比较其不同布局设计下的自然通风潜力及效果,探讨利于自然通风的门诊科室布局设计策略,为日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