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在我国文学史中具有崇高地位,它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小说中最成功的作品,由罗贯中创作完成。它描绘的是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的故事,罗贯中的生活时代与之相距甚远,因此,他要完成这部小说,必然要依据正史典籍,而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文作为正史依据,对于《三国演义》的成书自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练,具有言简意赅,文约义丰的长处,却在生动性、丰富性和文学性上有所不足,这就决定了其对《三国演义》的影响有限,缺少一个由历史到小说的必要环节。南朝宋时,裴松之奉诏为《三国志》所作的注释弥补了这一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受魏晋文史分流的时代背景及南朝文风的影响,裴松之注重以文学笔法为《三国志》作注,在其所引宏富的史料中,野史杂传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些野史杂传的文学性大大超过正史,往往叙事详尽,注重奇事异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对话丰富,文笔铺张灵活,已经具有了小说的某些艺术特点。这就使得裴注文学色彩浓郁,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三国志》的文学价值,对小说的发展,尤其是对《三国演义》的成书具有重要影响。鉴于裴注所具有的独特性,探究其对《三国演义》成书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三国演义》的史传渊源,通过分析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相异性,得出《三国志》裴注对《三国演义》成书具有独特性影响的结论。第二章是《三国志》裴注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影响,通过系统对比《三国志》裴注与《三国演义》文本,分析出《三国演义》在故事情节上借鉴运用《三国志》裴注的几种方式。第三章是《三国志》裴注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影响,《三国志》裴注通过大量引用史传、杂传材料,并运用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些史实和方法影响了《三国演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第四章是《三国志》裴注对《三国演义》语言风格的影响,《三国志》裴注语言有其自身特点,其语言简洁明练,文采斐然,抒情性浓厚,并且运用了比喻等多种修辞方法,这种语言风格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