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个性化教学(亦称个别化教学)这一趋势的呈现,认知风格这一课题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学习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对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规律的掌握,是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的首要前提。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学习尽管受到个体以外因素的制约,但它毕竟在个体内部进行着,各个体对学习会表现出不同倾向,采取的方式、策略也各不相同。教育干预若要在每一学生身上均产生满意的效果,就必须摸清各个学生的个别差异,而这必须落实到认知风格的研究上。认知风格的研究将推动因材施教并打开个别化教学的大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新的视野并提供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尚起步,由于缺乏系统且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很难辨认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无法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可得到理想的发展。因此,学习、借鉴国外有关认知风格的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研究,无论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还是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均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在数学解题活动中, 影响顺利进行的因素主要是:解题者主体的认知结构及个性心理特征、处于被认知地位的数学问题、起中介作用的解题策略。而整个解题过程就是主体对问题的理解、同化、转换, 选择有效的解题策略作用于问题以至达到目标的过程。面对数学问题, 主体对自身在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上的特征做出不同评价。由于个体思维方式和习惯上存在着差异, 必然导致对问题数学化的方法和着眼点的不同,可归结为不同认知风格类型。我们在研究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承认学生学习心理的个性差异,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认知风格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可以促进我们更科学、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数学解题过程与解题策略是否受到认知风格的影响?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不同的认知风格?认识认知风格的不同特征在教学中有何实际意义?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关于认知风格以及数学解题的研究成果,提出理论构想:认知风格对数学解题过程与解题策略有影响,并且上述影响在不同风格类型之间存在差异。在数学解题的<WP=4>过程中,不同解题者具备各自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导致不同的认知模式和心理过程,对其解题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解题过程中的策略产生的信息加工模式可表述为“识别—记忆—检索—选择”。为验证设想,本研究选取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编制认知风格调查表,辨认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两种认知风格类型,并对被试团体施测数学解题卷,尝试用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剖析不同认知风格类型的学生数学解题的认知过程,揭示认知风格对数学解题的影响,以期望给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本实证研究的结论:1.数学解题过程中,不同认知风格类型对基础题(常规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在不同风格类型对知识综合掌握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中,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存在显著差异,场独立者优于场依存者。2.解题策略产生的信息加工模式可表述为“识别—记忆—检索—选择”,不同认知风格影响对信息识辨、检索、处理的方式,从而影响解题过程和解题策略的选择。3.从高一到高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初步成熟,逐渐进入思维“成熟期”。学生“成熟期”前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比“成熟期”后的变动性、可塑性大。而场独立性的程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所以在此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必须抓好“成熟期”前的教育,及时促进思维的发展。启示:1.针对认知风格与数学解题关系采取的教学优化策略(1)教师要注意辨别学生不同认知风格类型,以便因材施教(2)探索不同认知风格类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的途径(3)重视和改进策略性知识的教学2.教学中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3.采取个性化教育因理论与教学实践水平的不足,在以上方面的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所得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