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莺-琼盆地(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位于印支地块与华南大陆交汇处,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为南海西北陆缘走滑型和伸展型陆缘的交汇区,也是印澳-欧亚板块碰撞“挤出-逃逸构造区”和“古南海俯冲-拖曳构造区”。莺歌海盆地位于南海海盆的西北边缘,是发育于红河断裂带在海域的延伸部位,在岩石圈拉伸和红河断裂带走滑双重作用下形成的新生代转换-伸展型盆地;琼东南盆地处于边缘海与陆块的过渡地带,是典型断坳双层结构的被动大陆边缘型断陷裂谷盆地。莺-琼盆地北部分界以红河断裂带中1号断裂为界,前人对其认识比较统一,但莺-琼盆地南部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较少,研究程度低,以致该区域南部构造格局及分界位置不明确。本文收集了莺-琼盆地及邻区的地形、卫星重力、航空磁力以及岩石物性等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垂向导数、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低纬度变磁化方向化极,重、磁对应分析。通过重、磁异常综合研究,发现莺-琼盆地分界的北段存在明显的重力异常和磁力异常梯级带,该梯级带与1号断裂位置相对应,在其南段存在明显的重力异常和磁力异常高值带,推断该高值带为一“中建凸起”,并结合重、磁对应分析技术确定“中建凸起”的分布范围为北纬15.1°~16.7°,东经108.9°~109.5°,走向呈NNW-近SN向。采用重、磁异常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技术识别出控制莺-琼盆地分界两侧的断裂构造,主要断裂走向具有明显的不同,分界以西断裂走向主要为北北西向,以东主要为北东向。最后,结合莺-琼盆地及邻区区域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认为莺-琼盆地的北段以1号断裂为界;南段以“中建凸起”为界,其在莺-琼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起到构造转换带的作用,也是南海西北部走滑型和伸展型陆缘交汇区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