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风起云涌的20年代,沈从文先生受残酷生活的启示,孤身一人闯入北京。惨淡的现实磨砺着这个执拗的乡下人,并使他在文坛崭头露角。沈从文先生始终坚持着不入团体,不结盟的原则,在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中遨游。独立不羁的文学创作方式在整个政治高压的氛围下不可避免遭到封杀。沈从文文学作品在四十年代后的长期沉寂及其改弦易辙是有因可究的。政治高压的特定历史境域封杀了沈从文独立不羁的文学创作方式。进入80年代后,艺术百家争鸣方针的真正实行,以及海外对沈从文研究的兴起,国内重新评价沈从文的呼声日益高涨。纵览历年研究沈从文的论文及专著,异彩纷呈,百花争艳。
早期对沈从文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学的批评模式,探究文学的真实与典型性;二是艺术的批评模式,高度赞扬了艺术感觉的真实。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政治氛围的淡化,文学批评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观。总的来说,沈从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从人性论角度来解读文本,对立互参的格局中着力展现了人性的美与丑;第二是从生存论的角度,剖析沈从文所追寻与梦寐的是一种本真的原始生存情态:第三是从文化角度着眼,或认为文本展现了沈从文在都市文化与湘西文化间的徘徊,或从巫文化、苗文化的方面阐释文本,等等。在细细挖掘文本的基础上,阐释沈从文文学创作所包孕的深刻内涵的评论,可谓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在借鉴前人思想的基点上,作者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评价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沈从文身为男性作家,男性的性别经验和心理功能,会有意无意的渗透在文学文本中,形成文学文本的性别内涵。这种性别内涵潜隐在文本中,有待发现、分析、阐释、显现。沈从文肆无忌惮的显形话语凸现了浓厚的男权意识。在解读沈从文的文本中,小说中呈现的性别潜意识隐约可见男权文化的影子。女性的家化、物化、性化等是男权意识的延续,是对男性自身力量的印证与巩固。沈从文虽大胆书写了女性的欲望,却仍使女性沦为男性欲望的消费品。文化间的二难选择,使得沈从文将美留给了乡村女性,因而在都市女性的书写中呈现出一种主观化的创作模式。沈从文迷失在情欲与文明的纠葛中,以致于同一行为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竟有天壤之别。沈从文在女性形象的书写中,字里行间跳跃的是一个乡下男人的需求与愿望。丧失了话语权的女性只是被男性话语所界定、解释的客体对象,是一个符号而已,似花还似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