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表面成形机理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是一种新型表面光整强化技术,该技术将二维超声振动加工工艺与挤压加工工艺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以期获得更好的表面加工质量。本文以7075-T6航空铝合金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艺试验三个方面探究其在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过程中表面成形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工作原理,构建了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运动学模型和挤压压痕力学模型,定性分析了复合振动挤压加工时试件表面内应力大小与试件材料本身物理力学性能和挤压工艺参数关系。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试件表面内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大极限内应力随着静压力、半径、振幅和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挤压速度及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其次,基于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运动学模型,分别对纵向振动超声挤压加工和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数值模拟,分析了内应力在不同时间步下分布情况,获得了挤压工艺参数变化对残余应力沿深度方向分布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挤压方式下,试件表面为残余压应力,随深度增加残余压应力先增后减,后变为拉应力,至基体处接近为零。随静压力增加,残余应力和压应力层深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大,而挤压速度对其影响相反,随振幅增加残余应力及深度呈小幅度增大趋势,相位差对残余应力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最后,通过设计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方案,分别进行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试验和常规挤压加工试验,并对试件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及表面微观组织形貌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各挤压工艺参数对试件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硬度的影响规律,构建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预测模型,获得了最低表面粗糙度值和最大表面硬度值下最佳挤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相同挤压工艺参数下,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后试件表面粗糙度值优于常规挤压加工;试件表面硬度高于普通挤压加工;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后试件表面形貌优于常规挤压加工和数控车削加工。本课题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纵-弯复合振动超声挤压加工机理,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工程陶瓷的高硬度、高耐磨和抗腐蚀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使其成功的应用于切削刀具、耐火材料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但是同时由于其难加工性,也制约了其更为广泛的使用。超声辅助
彩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投入开发的整装沙漠油田,彩9井区西山窑组低渗透砂岩油藏作为彩南油田主力层块之一,地质储量占全油田地质储量近一半,目前开发生产中存在地层压力保持程度
滚动轴承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工业现场中,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整台机器的功能。因此,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滚动轴承的早期微弱故障冲击成分一般不明显,常常淹没在噪声信号中,因此能否有效的降低噪声,提高信噪比,是进行滚动轴承微弱故障诊断的关键。本课题在总结和汲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EMD与谱峭度的方法,以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的微弱故障信息为基础,增强信号中的故障冲击特征,诊断
低频压力脉冲技术是将低频压力脉冲产生的波动能量作用于油层,使油层及其流体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从而改善油层渗流条件,解除油层堵塞,创造利于原油流动的环境,达到油井增产、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