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鸡胚接种、动物回归试验、干扰试验、血凝试验和电镜观察等手段分离鉴定了两株肾型IBV(分别命名为AH1-99株、AH2-03株)。在此基础上,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安徽省IBV地方株主要结构基因的遗传变异背景,为防制IBV提供依据,我们利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出两分离株的S1、S2、M和N基因,并将这些基因插入到pMD18-T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随后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1基因由1611-1617核苷酸组成,编码537-539aa。在所有结构基因中,S1基因变异程度最大,其核苷酸的变异主要集中在基因的N-端和C-端;同时,AH2-03株在358-363nt处插入了GGGTCT六个碱基。基因内存在一个EcoR I酶切位点和3个Hae III酶切位点。S1蛋白内部存在16-18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与M41、Beaudette株S1蛋白相比,分离株S1蛋白内部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数量和位置发生了一些改变,同时其表面抗原性出现了一些变化,如在438-444aa处的抗原位点消失,而在450-457aa处出现了一个抗原性强的位点。在进化树中,两毒株S1基因处在不同的基因群中,其中AH1-99株S1基因同H52、M41、Beaudette等标准毒株以及多数国内分离株在同一个基因群内,与它们同源性为91.7%-92.2%,AH2-03株S1基因同标准毒株亲缘关系较远,而同少数国内分离株在另一个基因群内。与S1基因相比,S2基因其较为保守。S2基因的大小为1881nt,有两个终止密码子,故编码625个氨基酸。基因内部存在着碱基的缺失与插入,两分离株均在895-900nt处插入了GCGACT六个碱基,在1441-1446nt处缺失了ATTACT六个核苷酸。S2蛋白氨基酸序列中有10-1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与M41、Beaudette株S2蛋白相比,分离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数量和位置发生了一些改变。其在第560-600位约40个氨基酸残基高度疏水,为S2蛋白与病毒囊膜结合的区段。两分离株S2基因亲缘关系很近,同源性高达96.2%,并且在S2基因系统进化树中独立形成一个基因群,而与其它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只有70.3%-88.9%。比较发现,在四个结构基因中,M基因最为保守,核苷酸同源性为87.2%-95.9%。同多数参考毒株相比较,AH2-03株在16-18nt处插入了GGA三个碱基。M蛋白由225-2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内部有两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分析发现,AH1-99株M基因和S1基因的进化是平行进行的。虽然两分离株核苷酸有93.4%的相似性,但是在M基因系统发生树中,两者不在同一个基因群内。同S1基因相似,AH1-99株M基因同H120、M41、Beaudette株以及多数国内分离株亲缘关系近,在同一个基因群内;而AH2-03株M基因同上述毒株亲缘关系较远,与少数国内分离株,如SAIB14、GD6-98在另一基因群内。 <WP=4>分离株N基因内无碱基的缺失与插入,同绝大多数IBV毒株一样,其大小为1230nt,编码409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5.2%-97.6%。分析显示,N蛋白大部分由亲水性氨基酸组成,富含碱性氨基酸,这些碱性氨基酸多数成簇集中在63-85aa、198-249aa、330-368aa三个保守的区域内。与M41、Beaudette株S1蛋白相比,分离株N蛋白内部磷酸化化位点的数量和位置发生了一些改变。在IBVN基因进化关系树上,分离株与Beaudette、H52、M41等标准毒株亲缘关系较远,而两毒株之间以及同国内分离株LX4、X等亲缘关系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