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庄油田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东段,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十分发育,储集层储集物性较好,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反映近物源快速堆积的特点。新庄油田是目前河南油田所发现的四个稠油区块(井楼、古城、新庄、杨楼)之一。该油田自1986年投入勘探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勘探阶段(1986—1990年)、滚动勘探开发阶段(1997—2000年)、二次勘探阶段(2001—2004年)。目前已进入边评价、边开发的开发历程。
新庄地区以往曾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却从没有运用测井和地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地研究,另外也没有涉及到沉积相及岩石矿物成分对稠油储层电性影响效果分析,无法全面正确地认识与应用测井资料解释这类油层,随着稠油储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深化,沉积相及岩性影响的研究也将有所突破,针对新庄油田的特点,使测井资料识别稠油储层拓展到一个更新的研究领域。
研究工区主要是新庄油田的主力产油区泌浅57井区域和泌浅67井区域。截止2005年3月这两个区块大约共完钻80多口井,其中探井有20多口,开发井有60多口,钻井进尺累计为53424米,钻井取芯22口,取芯进尺1000多米。本次研究共收集到10口井的取芯资料和各种岩芯化验分析资料1500多块,主要有岩性、物性、含油性、水分析、压汞、相渗、电镜扫描、铸体薄片、矿物分析等岩芯化验分析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测井、钻井取心等资料剖析新庄油田稠油储层的“四性关系”特征,测井解释评价模型以及油水层识别技术。其中测井解释评价模型包括主要的岩性参数和物性参数,如泥质含量解释模型、粒度中值测井解释模型、孔隙度解释模型、渗透率模型、采用实验室实验数据建立饱和度模型以及地层水电阻率(RW)模型等。油水层识别标准有油层、差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的判别标准。
本文针对新庄油田测井、地质、试油资料进行精细综合分析与评价,弄清了新庄油田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建立了油气层测井的解释模型和定性、定量分析参数图版和新的测井解释标准和油气层识别标准,确定了一套能准确识别稠油油气层的测井系列,并在河南油田进行实际投产应用。提高了河南油田对稠油油气藏的识别能力,同时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为油田的稠油油气层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系统,它是一种大规模并行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由于神经网络具有信息的分布存储、并行处理以及自学习能力等优点,所以它在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神经网络在测井解释和测井评价中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油层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的预测和估算;二是用于油层地质特征(岩性、岩相)、岩石物理特性及油气特征的识别,即模式识别。关于利用测井多参数信息进行油水层的识别,人们已提出模糊综合评判、灰色综合评判、神经网络和多元统计等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油水层。这是由于新庄地区断层十分发育,构造复杂,目的层埋深较浅,单层含油面积、油气显示级别较高、油质比较稠,油层分布具有“浅、薄、稠、散、小”的特点。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油水层已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新方法进行油气层识别,通过综合各项测井所提供的信息及油田开发可提供的有关油气的信息,进行定量计算,然后用定量计算的结果进行定量判别,它克服了以往单因素判别存在利用信息少,评价结果极大地依赖于测井解释模型的选择、判别精度低等问题。该项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见到很好效果,提高了对稠油油气藏的认识水平和识别能力,为测井资料解释人员拓展了解释思路,为测井资料在油气藏方面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同时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更为精确和可靠的信息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