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公共空间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有关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关注较少,而对农村地区公共空间的研究或侧重某一具体公共空间或将其整体看作一均质空间研究。本文将研究区域聚焦到专业村这一独特乡村经济发展实体上,选取河南省春岗村、南庄村和王公庄村为研究对象,结合2012年10月18-19日和11月13-18日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ArcGIS9.3、SPSS17.0等软件处理分析,探究专业村公共空间的特征,并将其与非专业村公共空间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综合运用地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一个专业村公共空间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专业村公共空间的构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其中店铺空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济型公共空间日渐突出。但受人的复杂行为影响,公共空间功能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公共空间的分布不均衡,呈现出部分集中、沿主干道轴线布局的特征;公共空间规模整体不大,且专业村之间、专业村内不同类型公共空间规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在不考虑地理环境、特殊文化风俗等的影响下,专业村较非专业村公共空间规模更大、种类也更丰富。店铺、企业空间和广场均成为村民公共交流、生产及集会的主要空间;随着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专业村内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绿地空间也呈快速扩大态势。此外,专业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施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专业村公共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与完善。(3)专业村公共空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社会宏观因素(如国家权力、旅游开发及社会文化等)、村落微观因素和专业村特有因素等。其中村人口规模在适度范围内的增加有助于公共空间数量的增加、功能的完善;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显著作用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方面,这可能与村民对公共空间重视度不够,多数村民仍希望通过政府投资、规划来发展公共空间的思想有关。(4)公共空间是村民在公共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本质上取决于村民对公共活动的需求。村民间的共同兴趣点、超出家庭间的沟通及交往、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及变化构成了公共空间形成的基本动力。此外,行政力量的介入也对公共空间的形成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5)公共空间的村民参与行为呈现出一定的集中趋同性、地理空间上不连续等的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年龄、性别呈显著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年龄越大,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愿望和倾向也越大;男性较女性更多的参与到经济和政治型公共空间中;而由于经常性外出、迁居等因素,专业项目收入较高的个体参与到村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