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被喻为经济的加速器(Facilitator),但我国经济对物流的依存度过高,表现为全国物流总额与GDP相比较的物流需求系数快速增长和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居高不下,达到发达国家的2倍之多,经济增长付出了很高的物流代价,包括经济代价和生态环境代价。农业发展物流代价过高的问题同样存在,尤其是其生态环境代价。物流对农产品实现增值的作用巨大,但是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问题导致农户大量现实和潜在的损失,不能实现农产品应有的价值,影响了农民增收,并导致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降低物流代价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因此探索整体经济发展物流代价过高问题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大物流理论框架,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产业集群理论、产权理论等的相关内容和思想,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对比分析、制度分析、SCP分析、数学模型、博弈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经济发展的物流代价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大物流理论进行阐述和探讨,作为分析物流代价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并据此结合实际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物流减量化问题;第二,分析我国物流代价的主要因素,研究物流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减量化问题;第三,从产业组织角度运用SCP框架分析研究经济物流系统减量化:第四,研究物流减量化的主要障碍及政府行为;第五,结合我国农业现状分析农产品物流减量化问题:第六,针对山东优势农产品的蔬菜物流进行案例分析。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大物流理论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整体物流代价过高的问题,即实现物流减量化目标。大物流指物的流动,经济物流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物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物流包括自然物流、经济物流和社会物流,物流活动应以三者的统一为总体目标,强调整体与和谐,包括三种物流内部和谐及它们之间的和谐。作为实现生产与消费桥梁的经济物流,其基础是自然物流,经济物流的最终目的是社会物流和谐。同时,经济物流与生产和营销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经济物流为生产和营销服务,同时生产和营销及消费都应该瞄向物流目标,这是大物流思想的体现。经济发展促进了经济物流的发展,逐步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产业集群这种能够发挥整体优势的组织形式,因为物流作业的巨大时空范围,物流产业集群不仅是地理距离意义上的,更多的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表现为虚拟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一是交易费用的节约,二是发挥范围经济效应。2、我国经济发展的物流代价高,除成本高外,还有物流量大的问题,即存在物流量和单位物流成本的“双高”现象,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物流量大不仅造成经济成本高,而且生态环境成本也高。降低物流代价,即实现物流减量化,必须一方面降低单位物流成本,即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要降低总物流量。前者可以通过改善经济物流来实现,大物流思想有助于经济物流效率的提高,而后者的解决更需要树立大物流思想,经济物流量与社会物流量不能超出自然物流能够承载的边界。分析表明,物流量与产业结构、资源分布、人口密度、国际经济合作分工、生产布局、物流网络系统效率等有关,其中物流网络系统效率决定物流环节占压的实物量,因为物流环节时间约占整个生产销售过程的95%。我国物流系统效率低下的主要标志是资产周转率低,资源占压高,企业利润依靠低人工成本和高价格,因此物流低效率降低了消费者剩余,损害消费者福利。提高物流效率是实现物流减量化的重要方面。资源浪费也是增加物流量一个重要因素。大物流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以降低物流量作为决策的目标变量,从而从源头上降低物流量,最好的经济物流就是消灭物流。3、物流产业组织是影响物流减量化的重要因素,物流市场结构决定了物流企业整体的行为和绩效。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是提高经济物流效率的必然趋势,第三方物流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市场结构分析表明,我国的物流市场总体上是原子型市场结构,物流行业集中度过低,有实力的大企业数量少,物流服务的差别化度较低,非资产型物流服务不足;缺乏必要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低端市场的竞争过度和高端市场的竞争不足并存:从物流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受企业规模和风险分担方式的影响,物流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的速度较慢;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委托3PL业务风险较大,影响产业发展;从政府公共管制的角度看,不同领域内的管制过多与管制不足并存。因此,一方面应该采取鼓励适度垄断的产业政策,通过兼并和重组,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市场集中度,从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降低物流总成本。另一方面须改进物流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消除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畅通的大物流网络,鼓励各种运输方式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运用,促进企业的协作和扩张,为企业联合型的大型物流组织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发挥范围经济效应,以降低物流代价。4、克服物流减量化的障碍,实现大物流体系这一复杂巨系统内的协作与有序竞争,政府应该发挥关键作用,提供物流公共品,其中有实物资源,但更重要的是制度等软资源。经济物流系统中,物流节点和线网的规划,物流主体的竞争与协作,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搭配与衔接,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各利益主体对自然物流的影响等,都需要制度规范或约束。对于经济物流,需要政府建立有利于物流减量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制定了本国物流的相关制度和规划指导意见,如日本、美国和欧盟部分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国政府开始重视物流环境建设,逐步消除了一些制度障碍,但是步伐相当谨慎,特别在物流体系的全国一体化和消除地方物流壁垒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物流制度环境取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结果,理论上说,各方合作是占优策略,但是在缺乏有利外部约束的情况下,博弈的结果可能是(不合作,不合作)。因此,必须靠外力形成硬约束,以达到合作的超优解。5、农业是迫切需要物流减量化的典型产业部门,向农业产后物流环节要效益替代向石油农业要产量,是今后我国农业调整的重要方向。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建立节约、高效的、减量化的农产品大物流体系,以大物流理论指导农产品物流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农业发展物流代价的一种有效选择。农业是最能够体现自然物流、社会物流和经济物流和谐的产业,很好的吻合了大物流思想,自然物流的量和质与农业之间互相产生直接影响。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物流循环的核心部分,农产品物流是实现农业循环减量化的关键。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时间对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化生产的特点,形成增加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的固有因素。改善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的物流能力,包括扩大物流半径,缩短物流时间,增大物流容量,能够增加物流过程的增值,减少潜在物流损失,这是农产品物流管理的主要决策目标。克服农业的弱势地位,建立布局合理的全国性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需要政府在网络硬件布局规划、软件管理体系、信息交换平台及物流主体——农产品物流合作组织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