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狮子山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的铜陵矿集区,分布有胡村南、刺山等众多铜金多金属矿床,矿床分布受断裂构造、层间滑脱构造、接触带构造控制,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论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以典型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元素异常特征、硫铅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特征,重点查明了矿田内地质体的元素组成及迁移规律,构建了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探讨了控矿作用及其地球化学响应机制。论文取得了如下认识:1.矿田内泥盆纪-三叠纪地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及蚀变岩中富集成矿元素(Cu、Mo、Au)、伴生元素(Ag、As、Sb、Bi、Cd、Sb、W等)和矿化剂元素(S),亏损Ba、Sr、CaO、Na2O。矿田成矿地球化学系统中,元素带入、带出强烈,形成了大规模的正、负异常。2.矿田地表的元素异常和深部异常相吻合,Cu、Mo、Au元素正异常围绕主矿体产出,对多金属矿化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Sr负异常紧邻矽卡岩矿体产出,是快速识别矿化体位置的有效指标。S的正异常和Ba、Na2O的负异常涵盖了整个成矿作用区域,深部依然存在,暗示可能存在隐伏多金属矿化体。3.矿田内存在由Ba、Sr、Na2O负异常体系,矿化剂元素S异常体系,S与Fe、Cu、Mo间协同平衡体系,Cu、Mo、Ag、W等成矿及其伴生元素异常体系,以及Zr、Hf元素质量守恒体系构成的多属性异常体系,其受地层、岩浆岩与叠加构造共同控制。4.狮子山矿田内Cu、Mo、Au、S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及黄龙-船山组(C2+3)、栖霞组(P1q)、孤峰组(P1g)、大隆组(P2d)、龙潭组(P2l)、和龙山组(P2h)、殷坑组(T1y)等高硫地层;岩浆岩在提供成矿物质的同时,也为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提供了重要流体和热源。5.矿田内含矿流体在构造应力、挥发分压力、静岩压力、地温梯度差和反向构造压力的叠加作用下,经历了从高温、高盐度向中低温、中低盐度演化的连续过程,形成了多金属矿化与元素异常。6.构建了矿床、矿田尺度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这为铜陵矿集区开展地球化学勘查找矿工作和异常评价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