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城区河涌水环境治理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大力整治,黑臭现象反反复复,治理效果不理想,归结原因是河涌底泥问题在大量外源性污染持续引入的情况下没有解决好。
配合《生态广州-面向2010年的“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建设行动计划》的河涌水环境景观工程,从广州城区河涌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性地提出配合景观工程修复广州城区河涌水环境的“水解-好氧”模型。模型是在进行景观工程建设的同时,适当改造河涌,强化水力条件,分段搭建水解段和好氧段,形成多级“水解-好氧”串联处理。处理过程如下:水力扰动增强泥水混合效果,利用水解酸化菌降解大分子为小分子、悬浮物为可溶性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后利用好氧菌高效彻底地完成污染物的降解。模型出发点是在治泥的同时治水。另外,考虑到河涌的排洪功能,系统要求重新启动容易,运行简单、经济、稳定。
为了验证配合景观工程修复广州城区河涌水环境的“水解-好氧”模型的工程意义,首先利用玻璃模拟容器进行了小试。小试中通过河涌黑臭原因定性试验确认了河涌黑臭现象反复的原因是底泥没有解决好;水力条件试验通过溢流坝、橡胶坝和导流板等构造实现水解段和好氧段的水力强化条件,试验结果确认了水力条件理想,在增强泥水混合效果的同时,还能提供适度的污泥回流以保证系统的稳定:通过营造微氧环境(DO=0.3-0.5mg/L)进行水解系统单元试验,营造好氧环境(DO>2mg/L)进行好氧系统单元试验,试验确认了河涌水环境能够在适度复氧条件强化下利用原水体微生物和营养物质实现启动,水解系统启动时间大约为6h,好氧系统启动时间大约为24小时;通过利用模拟河道构筑物、气旋充氧泵、溶氧仪、潜水泵、阳光板、曝气管网等材料和设备搭建充分反映模型特点的模拟条件进行中试。基础参数试验确定每隔半小时曝气5分钟较为合适,后据此进行水解和好氧的组合试验,确认模型的降解能力强,CODcr去除率可达90%以上,在水解段和好氧段时间比值为1:2的条件下,效果较好,可实现95%以上的CODcr去除率;通过模拟试验中流量的调控实现水力停留时间的调控,进而在水解产物对好氧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得到逐步有效抑制的基础下,考虑曝气带来的不经济性,得到兼顾高效性和经济性的水解段和好氧段的最优组合为6h+12h。试验中测定SS、CODcr、NH3-N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价。
试验数据有待进一步在实际的河涌水环境中进行试验完善,特别是“水解-好氧”系统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在一定流量流速和水质条件下的曝气频率和强度,如何能兼顾经济性和高效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