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T方法研究BST-2和HIV-1Vpu相互作用及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的筛选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宿主限制因子是由宿主细胞产生,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不同环节,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与传播的一类细胞蛋白,是宿主防御病毒侵袭的一道屏障。而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也产生相应的策略来克服这些屏障。因此宿主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成为病毒学领域的研究热点。BST-2(又称HM1.24,tetherin或CD317)是宿主体内抑制囊膜病毒释放的限制因子,它的抗病毒作用可被HIV-1的辅助蛋白Vpu所拮抗,这种拮抗作用由二者跨膜区的相互作用介导,但BST-2和Vpu跨膜区相互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还仍在继续探索中,为此,我们应用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方法,在活细胞内重现BST-2和Vpu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将两种蛋白质的整个跨膜区分别进行联合及单点突变,通过BRET信号的变化鉴定出它们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并验证这些影响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也影响了Vpu对BST-2的拮抗作用。同时,我们基于BRET方法建立了BST-2和Vpu在细胞内稳定共表达的细胞系,并将其作为一种高通量筛选工具,针对两种蛋白质跨膜区相互作用这样一个潜在的药物靶标,筛选出了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PR,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功能验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一.BST-2和Vpu跨膜区相互作用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鉴定   我们首先将BST-2和Vm(Vpu S52,56A)的N端或C端与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供体蛋白Renilla luciferase(Rluc)或受体蛋白EYFP融合构建,按不同组合(包含供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在293T细胞内共表达后,检测BRET信号,发现N端融合Rluc的BST2(Rluc-BST2)和C端融合EYFP的Vm(Vm-EYFP)共表达后产生与阳性对照相当的BRET信号,从而确定应用于此研究的最佳组合为Rluc-BST2和Vm-EYFP,并通过饱和实验和竞争实验验证BRET方法在研究BST-2和Vpu相互作用中的特异性。而后将两种蛋白质跨膜区分别进行突变,转染293T细胞后,检测BRET信号的变化。我们发现,BST-2的I34、L37、P40和L41,以及Vpu的L11、A18和W22位点突变后,BRET比值明显降低,说明这些位点为BST-2和Vpu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其中,BST-2的P40位点以及Vpu的L11位点为我们首次发现。另外,我们还发现Vpu跨膜区三位氨基酸联合突变体14-16(AⅡ-VAA)和26-28(ⅡE-AAA)能明显降低BRET信号,但将该范围内的氨基酸进行单点突变后却并未发现上述现象。我们将首次鉴别出的这些氨基酸突变体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这些突变体明显改变了BST-2和Vpu跨膜区复合物的构象,从而影响了两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功能实验证实了这些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影响了Vpu拮抗BST-2抗病毒作用的能力。   二.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的筛选和初步功能验证   将质粒Rluc-BST2和Vpu-EYFP构建到一种双表达载体中,并利用构建的双表达质粒,建立了Rluc-BST2和Vpu-EYFP稳定双表达的293细胞系,将此细胞系作为筛选模型,以BST-2和Vpu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靶点,对小分子化合物进行了筛选。以BRET信号降低作为筛选阳性指标。经过对12000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初步筛选出了27种阳性化合物。经过后期的功能验证排除了大部分化合物,最终确定了一种化合物PR作为最终的筛选阳性结果。初步功能验证发现该种化合物能特异性恢复细胞内BST-2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病毒的释放。即化合物PR能通过干扰BST-2和Vpu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Vpu对BST-2抗病毒功能的拮抗,恢复BST-2固有的限制因子活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应用BRET技术在活细胞内对BST-2和Vpu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鉴定出了BST-2和Vpu跨膜区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并以此技术为基础首次创立了以BST-2和Vpu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明确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筛选模型,并对筛选出的阳性化合物进行了初步功能验证。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阐明BST-2和Vpu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数据,为抗HIV-1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途径,以及对将来抗HIV-1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候选。
其他文献
通过生成学习理论来构建英语阅读的教学范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说明文的学习中,体会说明文的特点.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等特点,我
期刊
对挥发性有机气体污染物的消除是近几年室内污染防治的热点问题。甲醛作为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会通过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并造成危害。开展对甲醛的降解研
认识溪流鱼类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同环境条件之间的联系,是开展鱼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基础。沿河源至河口的纵向梯度下空间变化是溪流鱼类群落最为典型的一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