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准噶尔地区是中亚巨型斑岩铜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找矿潜力良好,但研究程度较低。论文选取东准噶尔地区和尔赛、蒙西、玉勒肯哈腊苏-卡拉先格尔3个斑岩铜矿床(点)开展了各有侧重的典型矿床研究,通过系统开展矿床成矿流体构造、矿化蚀变类型、矿石与矿床类型、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在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对斑岩铜矿产出的构造背景、斑岩铜矿类型及时空分布、构造演化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综合预测找矿模型并开展了靶区预测。和尔赛斑岩铜矿经历多期次的岩浆侵位,富硫化物钠长斑岩形成于418Ma,矿石的结构构造显示其形成直接与岩浆的结晶有关,可能为岩浆结晶过程形成的矿床;蒙西斑岩铜钼矿为断裂构造背景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有火山沉积成因矿化、与花岗斑岩伴生的浸染状与脉状矿化、闪长玢岩中的矿化、复合型矿化四种类型,成矿物质为岩浆来源,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中温水溶液,花岗斑岩U-Pb年龄为413Ma,辉钼矿Re-Os年龄为411Ma;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矿糜棱岩化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与不同矿石类型辉钼矿Re-Os年龄的研究结果显示,矿床形成于多次的改造与叠加成矿作用,与韧性变形有关的改造与叠加成矿作用发生在360-362Ma,晚期与钾化伴生的后碰撞金铜成矿作用发生在332Ma。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形成于两种岛弧背景,哈腊苏斑岩铜矿带形成于岛弧,而琼河坝等斑岩铜矿带形成于陆缘弧,前者以Cu-Au矿为主,后者以发育Cu-Mo矿为特征;本区斑岩铜矿按矿石的结构构造与蚀变变形特征,可分为和尔赛型斑岩铜矿、断裂带背景下的斑岩铜矿与叠加改造型斑岩铜矿;通过对截切纸房北西向蛇绿岩带的红柳峡地区韧性斜冲剪切带的研究,花岗质超糜棱岩的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343Ma,晚于该年龄的成矿作用为碰撞或后碰撞成矿作用;大量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东准噶尔的岩浆活动可划分为野马泉-琼河坝陆缘弧形成阶段(460-400Ma);萨吾尔-二台岛弧形成阶段(400-360Ma);陆-弧-弧碰撞阶段(360-340Ma);后碰撞阶段(340-260Ma)4个阶段。对哈腊苏-卡拉先格尔和蒙西-和尔赛斑岩两个大型斑岩铜矿矿集区进行了预测,圈定9个找矿靶区,预测两个矿集区靶区Cu资源量合计33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