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三农”问题逐渐显现。农村社会组织缺失、经济发展波动、徘徊,农民收入水平下滑,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这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动。2004年3月,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进一步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历来被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农民最关注、最直接的现实需要出发,从农村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以十三个“一号文件”为基础,相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重中之重”、“多予少取放活”、“两个趋向”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业得到了发展、农村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进步和稳定。在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党和政府加快推进“三农”工作的新时期,系统地总结十六大以来的惠农方针政策和具体内容,分析新时期惠农政策呈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剖析和提出惠农政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关于惠农政策的研究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打破已有成果研究视角的局限,从实证性、适用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崭新视角对十六大以来党的惠农政策进行纵深研究分析,旨在破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政策因素,切实解决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问题。在组织农村惠农政策调查、亲身感受惠农政策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掌握第一手实证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研究十六大以来惠农政策的主要内容、新时期呈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为核心问题,运用相关的政策理论和研究方法,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惠农政策的发展过程,并针对中国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十六大以来我国惠农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较为客观、准确地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和加强惠农政策落实执行的一系列可行性建议:拓宽惠农政策的宣传途径,提高农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积极性,增强政策落实和执行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完善惠农政策的制定机制;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改变惠农补贴方式,提高惠农资金使用效益等,完善惠农政策的执行机制;健全惠农政策的监督制度,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改进和创新惠农政策监督管理机制等,完善惠农政策的监督机制;健全惠农政策信息反馈制度,调动农民对惠农政策信息反馈的积极性,完善惠农政策的沟通与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