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防御体外微生物入侵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先天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及外来微生物。关于NETs形成的具体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近年的研究认为PAD4催化的组蛋白瓜氨酸化对NETs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研究指出NETs在炎症损伤、血栓形成甚至肿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防御体外微生物入侵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先天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及外来微生物。关于NETs形成的具体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近年的研究认为PAD4催化的组蛋白瓜氨酸化对NETs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研究指出NETs在炎症损伤、血栓形成甚至肿瘤转移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消除NETs在疾病进程中的负面影响。染色质结构的解析是阐明染色质动力学在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中的作用的关键。天然的染色质纤维在核内或从核中分离出来的结构是一个规则的螺旋状核小体多聚体,直径约30 nm,每11 nm约堆积6-7个核小体。核小体可以线性地排列在带有弯曲连接物DNA的螺线管型螺旋中,或者以来回之字形排列在由相对直的DNA连接物连接的两个起始堆叠的核小体中。然而,核小体核心颗粒(NCP)在串珠式核小体阵列中如何相互作用形成紧缩型30 nm染色质纤维的具体调节机制仍未研究清楚。PAD4(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最先发现于HL-60细胞中,是一种Ca2+依赖的蛋白修饰酶,在2004年Wang等人详细阐明了PAD4的催化机理,可将肽酰精氨酸残基转变为肽酰瓜氨酸残基。组蛋白H3的N端非DNA结合区具有多个精氨酸残基暴露,PAD4可通过催化组蛋白H3的精氨酸瓜氨酸化修饰使得染色质解聚促进NETs产生。通过PAD4介导中性粒细胞组蛋白瓜氨酸化,使染色质解聚,从而促进NETs的形成。本研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组蛋白,仅使用一个原核表达载体同时表达组蛋白H2A、H2B、H3和H4。在组蛋白H2A和H4的N端依次加入His6-Tag和Thrombin蛋白酶切位点。鉴于组蛋白H2A-H2B和H3-H4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使用镍柱亲和纯化一次便可得到四种组蛋白,在组蛋白纯化后使用Thrombin蛋白酶切除His-Tag。将Widom601序列合成于p UC57载体,通过PCR扩增获得197 bp的组装DNA序列。将纯化后His-Tag切除的四种组蛋白与组装DNA混合于2 M的Na Cl溶液中,4℃低温环境下,通过盐密度梯度透析方法,逐级将Na Cl溶液的浓度降低至0.2 M,在体外组装核小体。使用native-PAGE电泳和EMSA检测组装核小体,核小体DNA较游离的DNA具有明显的迁移滞后性,显示在体外成功组装核小体。使用原核表达载体p Cold I表达PAD4蛋白,并检测酶活性,在体外将PAD4与组蛋白共孵育使组蛋白瓜氨酸化。通过盐密度梯度透析方法体外组装瓜氨酸化核小体,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瓜氨酸化核小体和非瓜氨酸化核小体形态结构进行表征,瓜氨酸化核小体结构松散,致密性降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荧光热漂移(FTS)分别检测不同盐离子浓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核小体的稳定性,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结果表明瓜氨酸化核小体较非瓜氨酸化核小体特定位点DNA的线性距离上更长,可影响染色质丝致密度降低;荧光热漂移实验结果表明瓜氨酸化组蛋白八聚体稳定性更低;以上实验表明瓜氨酸化核小体致密性降低,更容易解聚。提取PAD4-/-的4T1细胞系中染色质,并在体外与PAD4共孵育制备瓜氨酸化染色质,使用透射电镜检测瓜氨酸化染色质和非瓜氨酸化染色质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瓜氨酸化后核小体堆积程度低,染色质结构更加松散。综上所述,PAD4将核小体中组蛋白瓜氨酸化导致组蛋白八聚体稳定性降低,核小体堆积程度降低,从而使染色质结构松散导致染色质解聚,使中性粒细胞释放解聚的染色质形成网状染色质丝,即形成NETs。因此,PAD4催化的组蛋白瓜氨酸化对NETs形成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未成年人所处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加之其心智不够成熟与辨识能力较低,往往容易受到未知领域的侵害,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已经变得十分紧要。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6条提出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也将“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作为新增民事案由之一,至此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就是利用民事诉讼
司法智能化是我国智慧法院建设项目启动后掀起的智能技术赋能司法实践的新浪潮。智能技术与法院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和碰撞,为我国司法改革提供了杠杆,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以法院司法工作的智能化为研究对象,考察技术赋能背景下具象和抽象层面的司法变化,挖掘司法智能化风险及规制措施,以期维护技术和司法的内在统一性,为司法智能化稳定发展提供参照。本文首先从具象层面总结了司法智能化中在线诉讼、智能管理、智能裁判三方面的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展及破产文化理念的嬗变,适用破产重整程序对陷入经济困境的企业实施拯救已是破产体制框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实践的逐步发展,重整程序基于自身设计的复杂性而所造就的缺陷也日益暴露,成为困境企业实现营业再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阻碍。预重整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末期美国的司法实务过程中,其一经诞生便成为弥合重整程序固有缺陷、促使困境企业及早实现营业再生的强力手段。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对该
小麦作为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由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白粉病是小麦的三大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产。挖掘优异抗白粉病基因和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对729份普通小麦种质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到8份优异抗白粉病种质,并通过抗性遗传分析、抗感病池的
共罚的事后行为理论是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引入而来,并在我国得以发展,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相关规定更推动了共罚的事后行为的完善。但是,目前我国对此理论的研究比较少,主要见于几十篇期刊和硕博士论文,在我国的刑法著作中也总是寥寥几笔带过,就其概念也未形成共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为了应对新型犯罪对司法机关的挑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共罚的事后行为加以研
商标反向混淆行为破坏了中小企业对其注册商标及商誉的控制能力,不仅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也限制了其进入新市场的能力。为明晰产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制商标反向混淆行为具有正当性。但基于反向混淆的特点,法院对商标反向混淆行为的规制也应张弛有度。然而我国司法实践经常僵化适用停止侵害救济,忽视权衡商标权人、侵权人及社会公众之间的损益得失。这难免导致社会资源利用率的降低,不仅使被诉侵权方前期所投成本付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化端赖于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水平,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动产与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构建作出原则性规定。在国际上,动产与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已成为现代动产担保交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民法典》实施前,动产与权利担保登记职责分属不同机关(机构),分散登记之弊日益显现。随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入推进,构建动产与权利
交警非现场执法已在我国存在、发展了二十余年,见证了我国道路交通管理领域从加入科技元素的“科教强警”战略,到融入5G、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智慧交通”理念之飞速发展。同时,从2003年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4条,到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1条,交警非现场执法也构建了由原则性规定到逐渐细化的规范体系。虽然交警非现场执法凭借其客观、高效、易操作的特点减少了执法人员的出警次数,大大提升了
生活安宁是人们从烦扰的生活中脱离出来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借由“安宁”,人们的压力得到舒缓,疲惫的身心得以休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处于安宁状态的愿望越发渴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人口密集化和工业化的趋势,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日益缩小,压缩了个人空间。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科技发达,使得“技术”走在了“规制”的前头,各种智能设备在便捷人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