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的溶藻特性及残余藻毒素的降解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形势日渐严峻,有害藻类水华爆发频繁,带来严重的微囊藻和藻毒素污染问题。利用微生物溶藻和藻毒素降解成为热点,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富营养化水体中最常见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利用课题组前期筛选保存的对M.aeruginosa有较好溶藻效果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实验菌株,考察了P.aeruginosa对M.aeruginosa的溶藻特性,对P.aeruginosa的溶藻机制以及溶藻活性物质进行探讨。在进行溶藻处理后,再利用具有高效降解藻毒素(MC-LR)功能的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对溶藻体系中残余MC-LR进行降解,以达到富营养化水体中溶藻和藻毒素去除的双重目的。利用P.aeruginosa进行溶藻发现:P.aeruginosa是通过分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进行溶藻的。P.aeruginosa的48 h发酵液对M.aeruginosa有最佳的溶藻效果,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在最优条件下,P.aeruginosa发酵液对M.aeruginosa 7 d的溶藻效果达到83.84%。对P.aeruginosa溶藻活性物质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溶藻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外发酵液中,且该溶藻活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P.aeruginosa的溶藻活性物质不易被乙醇沉淀,为非氨基酸、核酸、蛋白、糖类等物质;活性成分易被极性强的有机溶剂萃取,因而溶藻活性物质为极性物质。在P.aeruginosa发酵液的作用下,藻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均会受到影响:藻细胞内蛋白和糖类的合成受阻,含量减少;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正常的离子代谢紊乱,胞内Na+和Cl-大量释放,对K+,Ca2+,Mg2+,NO3-以及SO42-的离子的吸收减弱;在P.aeruginosa发酵液胁迫下,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发生变化,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呈现出先急剧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和活性氧自由基(ROS)的过量积累使得藻细胞膜氧化损伤严重,进而导致藻细胞破裂死亡;M.aeruginosa细胞和P.aeruginosa菌体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证实以上结论,藻细胞在P.aeruginosa处理后细胞膜受损,胞内类囊体、磷酸盐颗粒物等细胞器被分解,胞内大量物质随着藻细胞破裂而流出。P.sanguineus对溶藻体系中残余MC-LR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弱酸性环境中P.sanguineus对MC-LR的去除效果更佳,pH为6.5时,菌体对MC-LR的7 d去除率达71.35%。P.sanguineus对浓度为1 mg·L-1的MC-LR去除效率最高,高浓度的MC-LR对P.sanguineus的生长有一定的毒性,对其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处于适应期的P.sanguineus对MC-LR的去除主要是菌丝的吸附作用,后期主要是P.sanguineus对MC-LR的降解起作用。P.sanguineus对MC-LR的降解主要是菌体分泌的胞外酶作用的结果,胞内酶对MC-LR几乎没有降解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有玻璃体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单纯注入长效气体(C3F8)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特点加以分析。方法对经选择的31例有玻璃体支撑的、单纯黄斑裂孔引发的视网膜脱离
甲烷和二氧化碳是两种温室气体,在人类生产生活及自然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水位上升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同时这两种气体也是
患者女性,87岁。右眼下睑睑结膜发现颗粒状赘生物半年余,呈进行性增大、增多,伴眼痒及眼分泌物增多,于2006年3月24日首次就诊。检查:右眼下睑结膜面可见大小形态不一的赘生物,散在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量的增加,污泥的产量也在与日俱增。本课题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含固率为10%左右的脱水污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逐步被提上日程,资金“脱实向虚”问题亟待解决;供给侧改革的出台从供给层面解决供需错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背景下应运而生。创新
混煤掺烧是目前我国电厂的普遍现象,混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等特性在混合后符合可加性,而着火,燃尽,结焦,污染物排放等特性是不可加的,并不能用线性可加性进行预测
我的父亲是在我四岁的时候离开人间的。尽管年幼时期的记忆模糊,但是当时每逢看到人家的父亲不是把小孩牵在手头就是扛在肩上的时候,就免不了要向母亲问起自己的父亲。每当此时,母亲不是绘声绘色地给我描画父亲的相貌就是有板有眼地给我讲述父亲的故事,有时候讲得泣不成声,更多的时候讲得骄傲自豪。  一晃五十六年过去了。虽然父亲的形象仍是“依稀往梦似曾见”,但父亲在那个特定时代和特定家庭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