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一篇著名文章,写于1938年5月至6月。纵观学界,现今对该文的研究并不少,但对其研究的视角偏单一,较多学者关注的都是其蕴含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及其著名的军事战略思想。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到《论持久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论持久战》中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发挥出了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外在表现,表现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一篇著名文章,写于1938年5月至6月。纵观学界,现今对该文的研究并不少,但对其研究的视角偏单一,较多学者关注的都是其蕴含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及其著名的军事战略思想。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到《论持久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论持久战》中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发挥出了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外在表现,表现为其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力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巨大作用表明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突出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众多会议中强调要“读马列、学毛著”,通过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理论功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之一。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背景下,重温《论持久战》,并对其认真研读,领会其中深刻道理,是对《论持久战》的文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考察《论持久战》一文,共包括引言和正文两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则是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论持久战》相关基本问题概述,包括《论持久战》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写作目的与意义;第二章系统论述《论持久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环境等四个方面来作具体阐述,该部分旨在将《论持久战》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联结起来,便于后文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展开;第三章重点论述《论持久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别从个体层面以及社会层面进行分析概括与归纳;第四章探讨《论持久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路径;第五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挖掘《论持久战》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色及其当代价值启示。
其他文献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众多流派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学派。1931年,霍克海默在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与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就职演讲报告中,明确将社会哲学确定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在以往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中主要有文化理论或者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几种研究模式。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法兰克福学派,但是仔细梳理文献后会发现不同的解读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矛盾。我们必须面对理
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股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使人类走入文明的内在标识。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仅是对政治文明建设产生重要推动,同时也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文化在推动人类文明、保障社会秩序长治久安、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我们,更是存在显而易见的成效。就目前而言,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单一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驶入快车道,党的十九大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成效显著。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就是将行政机关许可权集中起来交由一个特定的机关行使,原职能部门不再保留行政许可权限;或者将原本分散且关联性强的行政许可权经过整合集中在一起行使。它
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在无障碍环境领域,无障碍环境权利法治保障引发关注,并基于以下时代背景: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演变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人口规模结构发生变化。残疾人和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此外还有大量的病人,妇女,儿童等社会成员,对于无障碍环境的需求与日俱
2006年英美科学家携同赛雷拉公司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自此人类步入“后基因组时代”。在这期间个性化医疗服务和基因筛查、基因检测、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基因技术被更广泛的运用,基因信息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基因信息侵权案件也在逐渐增多,例如就业领域中的基因信息雇员歧视问题、保险领域中的基因信息区别对待问题、医疗领域中的基因信息泄露问题以及基因检测中的不知情权问题等,加强基因信息保护的呼声十分强烈
当前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已经初步形成,监察权成为了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国家公权力,国家权力结构也形成了“一府一委两院”的新格局。国家监察权是一种新型权力模式,其具有地位高、权力重、范围广等特征。 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开始,关于国家监察权和监察委员会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然而大多研究立足于监察制度中的具体问题,尤其集中于监察法与刑法、刑事诉讼
法治要良好运行,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公民深厚的法治观念是其必要条件,法治观念是推动法治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农村法治社会有效建立的根本所在,也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然而与国家法治化进程相比,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明显不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也愈显无力和低效。现实抵牾催促着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进行反思和检视,以实现新时代农
目前,毒品犯罪已然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抵抗的敌人,毒品的浩劫几乎席卷了每一个国家,毒品的泛滥引发的毒品预防和治理又是一个极其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它与我国和谐发展的思想相违背,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背道而驰,毒品犯罪急需得到遏止、控制和处罚。另外在毒品犯罪的另一端是一群默默奉献、不畏牺牲与毒品顽强斗争的警察们,面对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的缉毒工作,他们以血为誓、以命作抵,他们的每一次任
信息公开制度作为衡量政府行政是否符合民众需求、是否体现公民意志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民主法治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民主政治与集权政治的重要区分标准。正如麦迪逊所言:“一个政府若未提供人民所需的资讯,或者未建立人民请求资讯的渠道,那么这个政府只不过是一场闹剧或者悲剧的前奏而已,甚至两者兼是。”1可见,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政府信息公开视野下的工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违法建设的规模和数量迅速上升。违法建设的大量出现,严重妨碍了城乡建设规划布局,不仅挤占和浪费了土地与空间资源,而且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甚至威胁到公共安全和利益,违法建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毒瘤”。 目前在违法建设执法上,许多城市都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和困难。在立法上,对违法建设的界定模糊,执法主体尚不明确。在执法中,暴力抗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