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里德工具论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探究与应用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iang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焦点问题。而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并且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儿童时期是发展思维、突出个性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良好的美术教育,培养儿童身心全面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英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批评家、艺术理论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工具论的介绍与研究,了解到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要以儿童为中心的“美育”教育观点,借助艺术为工具和手段,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通过文献收集、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试图使儿童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智力的开发,人格塑造相结合;使儿童在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培养自身个性发展,挖掘创造能力,成为“思与技”同在的和谐教育人才。本文有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引言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内容与目的的论述。第二章是赫伯特·里德的教育思想形成,本部分主要是通过了解赫伯特·里德的艺术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以及其教育观点的形成及特点进行阐述总结;第三章是赫伯特·里德的艺术观综述,赫伯特·里德的艺术观点涉及广泛,分析了其艺术的形式表现,但本部分主要是了解其观点并分析赫伯特·里德的艺术观点与其美术教育有什么样的影响及作用;第四章是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本部分解释了何为创造力?涉及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对外在世界的感官认知,以及如何培养儿童活动中创造能力发挥的客观因素,如何培养创造力,由此基础之上笔者提出几点建议:1、教师要因人而异抓“兴趣”重“方法”;2、学会引导学生自主找“亮点”;3、教师注意把握“授”与“学”之间的尺度关系;第五章是通过对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风格表现类型的研究分类,从而寻找儿童个性类型并进行“类”的培养;本部分简述了个性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赫伯特·里德对儿童美术活动中个性表现的研究;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深思;根据儿童表现“类型”进行美术教育,培养儿童个性发展。第六章是对里德理论的验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绘画作品背后的思想,以及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做到纵向与横向的相互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快速,世界文化信息传递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不知不觉间曾经引以为傲的设计形式和表达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面临着文化更新没落,逐
克莱尔大妈  我猜Louis Vuitton一定深深地倾慕着格雷森·佩里。2011年的英国博物馆,这位陶艺家举办了名为“The Tomb of the Unknown Craftsman”个展,毫无疑问LV正是这场个展的赞助商之一。作为回报,佩里在LV经典衣橱式旅行箱的基础之上,加入自己颠覆传统性的设计,从而向众人展现出了一个天马行空富有艺术想象力的奢华旅行箱。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艳光四射的佩里
敦煌艺术可以说是我国四世纪以来到十四世纪的一部美术史,包含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飞天是敦煌艺术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
期刊
本文对明代杂书卷册的技法、内容、创作形式、审美意识等几方面做了详细地整理和分析。“杂书卷册”的定义,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由一位或多位书家在同一卷册上,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本文以黑田泰藏的白瓷器皿作品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了相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作为研究基础。首先对他的创作背景及经历进行了时期上的界定,对他为何选择白瓷器皿为其创作方向进
本文以大理洱海地区白族传统民族乐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设计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音乐学、社会学、材料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各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相结合,加以运用实地考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