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情境论视角下的组织化媒介 ——《中国青年报》与“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ie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组织传播的研究中,组织的传播媒介,如党报、机关报等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组织的传播媒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组织化媒介,在社交媒体和垂直化新媒体中涌现出许多官方用户,例如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B站账号。这些官方新媒体构成了一个传播矩阵,承担着引导青少年、构建意识形态的作用。本文以梅洛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为理论出发点,对中国共青团的两种组织化媒介——《中国青年报》和“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两者在媒介情境、行为方式、媒介主体、传播策略和文本表达等方面的异同。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组织化媒介进行理论阐释。对于一般的共青团员和青年群体来说,他们和共青团中央在组织上的联系并不紧密,组织成员的身份难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归属感来追随组织的意识形态。这种状态下的中国共青团对于组织成员来说,更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的象征,是一个故事讲述系统。共青团中央的组织化媒介——《中国青年报》和“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正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完成了组织化媒介的两项重要功能——“展现意识形态”和“对个人的组织化”。因此,组织化媒介是作为文化的组织的载体,是组织意识形态的展现者和对个人进行组织化的工具。第二章对比两者不同的媒介情境。《中国青年报》是“舞台”型的前后区分明的媒介情境,《中国青年报》本身作为组织的意识形态的载体,一方面是为强有力的把关人和新闻生产者提供前区行为的媒介场所,另一方面是作为受众的后区行为的关注对象。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由幕后、台前、观众席所共同组成的前后区分明的媒介情境。在新媒体中,构建媒介环境的实际上是共同的“后区行为”。对于试图在垂直化新媒体中展现意识形态和同化组织成员的组织化媒介来说,把握媒介环境一条可行之路就是理解环境中展现的后区行为,并展现出相同的后区行为,这就造成了新媒体中的组织化媒介通常都有一个人格化的传播主体。人格化的传播主体传递的“中区”行为更加拟真,也使得组织化媒介更能适应新媒体平台中的媒介情境。第三章探究不同媒介情境下两者的传播策略。《中国青年报》是组织型的媒介主体,依靠通过“可见的行为模式”形成“价值观”,再通过“价值观”形成“理所当然的基本假设”的方式来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这样的媒介主体和宣传方式赋予了《中国青年报》强有力的展现意识形态的能力。《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在“舞台”型的媒介情境中有着“演员”和“编剧”的双重角色,他们的把关人身份可以确保信息环境内意识形态的单一性,这对意识形态的展现有着强化的作用。“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则是人格化的媒介主体,其宣传方式是通过“中区”行为中符号的逸散和“意见领袖”进行宣传。这导致其在组织化媒介的同化功能上有着杰出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将“后区”行为展示出来,并以此来增加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四章分析两者在不同媒介情境下的文本内容。从标题上来说,《中国青年报》的消息或通讯通常都是周正的新闻标题,这类标题有着一定的概括性,是对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的标题则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严肃性内容会采用概括性的标题,在处理非严肃性内容时尽量做到形式活泼,尽可能从多方面、用多个故事来展现组织的意识形态。在进行内容选择时,《中国青年报》倾向于使用规整的新闻报道,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的媒介环境是宽松的“中区”环境,因此其对内容的处理有着网络化和多样化的趋势。结论部分对两者的传播策略提出建议。对于《中国青年报》来说,加强受众的参与度是提升其传播效果的要点。《中国青年报》受其机关报身份的局限,很难在报纸这一载体上变动其媒介情境。要加强其宣传能力,《中国青年报》应该另行开辟新的媒介情境,比如和高校进行合作,在高校内部进行行为模式的宣传。对于“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来说,虽然其同化能力较强,但是存在意识形态展示不够强力的问题。一方面,这种问题是新媒体的信息环境所决定的,难以改变。另一方面,这与新媒体中吸引粉丝的数量需要长时间的运营有关,“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可以利用作为政治实体的组织——中国共青团来进行扩散,继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国内债券市场的日益发展,如何更有效运用债券融资工具,选择恰当的时机发行债券,合理控制融资成本,是众多企业渴望解决的问题。然而,债券融资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受市场利率、企业信用评级、宏观经济环境、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判断企业债券最优发行时机便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进一步,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实际情形中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往往存在信息
乡村作为与城镇相互交流、共兴共旺的人类生活空间,集生产生活、生态保护、文化发展等多重价值,因此乡村兴盛则国家兴盛。2020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现阶段在乡村的总体方向是巩固和拓展前阶段的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借助“接点政治”中对接的过程和逻辑,试图架构分析框架,即当前乡村振兴工作还存在四大“接点”。一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与人民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因此,需要更多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解决问题。2015年和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发展及支持社会工作”。但在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同时,需要社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那么社会工作者本身的工作满意度又如何,这显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根据实际报酬和自身感受来确定,具有主观性和受客观环境影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各种大型土木工程以及城市建筑物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相应的,社会对水泥商砼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随之逐渐增大,与此同时,尘肺病、雾霾等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不仅影响了恶劣环境下作业人员的生产生活,也对普通民众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发展带来恶劣的影响。如果能够及时准确的对作业场所颗粒物浓度进行预测,不仅可以为作业人员进出恶劣场所进行科学的规划,也为企业与相关部门科学防控大气颗粒
基于网络与各类智能设备的井喷式发展,网络旅游信息变得唾手可得。丰富有效的旅游信息解锁了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信息不对称难题,刺激了“说走就走”旅游方式兴起。作为网络经济的产物,旅游信息宣传在我国已步入日趋成熟时期,然而与此同时,网络开放性带来用户角色转变,为其扮演传播者并肆意分享自身经验提供便利,加剧了信息过载的程度。大量网络信息使用户“深陷”于“漩涡”之中,用户如何甄别有效信息,信息供给方如何提升信
学位
2020年新冠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疫情后,武汉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疫情引发公共心理危机,心理疏导需求激增,经济秩序失常、个体行为失范等次生社会矛盾凸显。2020年6月16日,武汉市慈善总会接受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定向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正式启动“阿里公益﹒五社一心﹒爱满江城”疫后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下简称“阿里项目”),在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的35个社区实施
学位
曾经,国有企业是“铁饭碗”,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升,原有的统分统配的雇佣模式已经打破,甚至在某些行业己经消失殆尽,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终身依附关系开始削弱,雇员在组织内不同岗位之间和不同组织之间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内部劳动力市场主导的雇佣方式受到严峻挑战,雇佣关系外部化倾向日益明显。通信运营商作为通信行业的国有企业,正在面临这一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前,通信运营商的员工离职率非常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