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效率与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梳理的角度讨论了价值、法的价值、法的基本价值公平与效率的本体内涵,决定和制约因素;分析了公平、效率的关系,以及在理论抽象的层面,法制现代化价值取向的两难。最后试图立足于实证,探讨了相关的解决途径。 价值是表征客体和主体之间关系的范畴,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与“善”大体一致。法律价值作为客体的法对人的意义,有多层含义,是一个体系。 公平和效率,是我国法制走向现化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加以考量的法律的基本价值;其关系实质就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一场博弈,是主体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此消彼长。 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要求强调个体的权利、自由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所在;但是“个人第一,社会第二”价值取向的确立,个体“权利本位”、效率优先的过分强调,其结果则是社会失衡,公平缺失,实质不正义普遍。社会的调节机制则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彰显社会公平。但是社会整体利益的过分强调,“社会第一,个人第二”价值取向的确立,则又会走向“义务本位”,导致形式理性的缺乏,给效率进而给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负面影响。 立足于法律促进何种价值实现的视角,我们说,建立和谐社会,应该避免极端化的价值取向导致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并能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相应的法制变革,即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求取公平、效率二者的均衡实现,应当是现代法制最大的价值诉求,最优的价值选择,也是对法制现代化动态目标的一种实现。
其他文献
至今为止,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由于其深邃的内涵,复杂的特质,没有人能够将其完整定义。意识形态话语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实践体系。它是人们所持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认同和信仰系统
由于大量资金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处于风险状态,船舶建造相关方都致力于确保在对方破产或违约时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如何保护相关方的利益,各国立法并不相同,特别是在建造中船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从政治体制到经济模式等多种齐头并进、多管齐下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累积、加剧,矛盾的产生与解决方式的滞后使犯罪的
【摘 要】 本文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为例,首先简单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总结传统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误区,并详细分析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综合评价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探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人教版新目标  一、前言  章熊先生说:“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