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夏天无是我国传统的的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痛、抗炎、扩张脑血管、外周血管和下肢血管、对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的作用。常用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无是我国传统的的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痛、抗炎、扩张脑血管、外周血管和下肢血管、对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关节痛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需要长时间治疗。目前国内夏天无系列制剂的剂型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给药频率较大。为了减少给药次数,延长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和药效,提高患者顺应性,有必要对其进行剂型改进,研制其缓控释制剂。本文采用多囊脂质体作为载体,制备夏天无总碱的缓控释注射制剂,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初步考察。
本文首先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夏天无总碱中有效成分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方法,并采用此方法测定了夏天无总碱中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然后以原阿片碱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制剂的处方前研究,考察了夏天无总碱中原阿片碱在不同有机溶剂和不同pH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测定了油水分配系数。在处方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夏天无总碱多囊脂质体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进行筛选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其制备的最佳条件。同时对优化后的多囊脂质体基本理化性质如形态、粒径,体外释放度等做了初步研究。最后,建立了体内血药浓度分析方法。
实验表明,夏天无总碱样品中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3.3%、9.81%。夏天无总碱中原阿片碱在甲醇中的溶解性较其他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乙酸乙酯等好。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受pH影响,pH4~5时溶解性最好。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制备夏天无总碱多囊脂质体时油相与第一水相体积比为1:1;初乳与第二水相的体积比为2:4;初乳乳化时间8min;复乳乳化时间50s。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优选处方为:磷脂与药物的质量比为10:2,磷脂与三油酸甘油酯的质量比为3:1,磷脂与磷脂酰丝氨酸的质量比为4:3,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2.5。按优选处方制备夏天无多囊脂质体,测其平均粒径为22.0μm,80%分布在15~30μm,在生理盐水中体外释放时间可持续2天。建立了以多潘立酮为内标的内标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原阿片碱的浓度方法,通过方法学确证,证明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以用于制剂的药动学研究测定中。
其他文献
山茱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名贵药用经济林树种,主要生长于秦岭、天目、伏牛等山区。为了改变山茱萸生产落后的现状,我们2002年在国
Cornus officinalis is a kind of traditi
白念珠菌易于感染、难以防治的特点使其在临床治疗中表现为高致病性和高耐药性。目前国际上对白念珠菌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并可以通过公共数据库可以获得相应的完整基因组序列。经过DNA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一个白念珠菌新基因IPF19998与酿酒酵母中的AIF1基因有高度同源性。AIF1是与人类AIF同源的酵母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已经证实在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具有恶性度高、预后性差的特点。产生药物耐受性是胶质瘤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而线粒体基因突变在许多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基因Clk1编码辅酶Q(Co Q)生物合成关键酶,在本实验中,我们探讨了Clk1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产生药物耐受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Clk1基因高表达的GL261细胞对抗肿瘤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在BCNU耐受的胶质
艺术整体性是对一件艺术作品从内容到形成的完整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统一性、节奏性和平衡性。电视新闻从作品总体性而言,其审美结构上不外这几点。本文即以此角度来分析当前活
本文根据本地区几年来引进种植美国201金黄超甜玉米的经验,阐述了要获得高产、优质,生产上主要抓好几项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nting golden su
食品安全是全球最关注的一大热点,农药和兽药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导致食用农产品及动物源性食品残留超标,已成为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免疫分析技术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The bidirectional associative memory (BAM) neural network with four neurons and two delays is 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paper.A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for th
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需求逐渐从单纯景点观光升级为休闲度假。作为旅游接待中的重要一环,酒店业也不断在创新发展,主题酒店以它人性化、个性化的全面服务受到现代人的亲
白念珠菌的耐药性产生已成为临床白念珠菌感染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提示MIR1和白念珠菌耐药性的形成密切相关。本课题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系统性的考察了MIR1的功能:采用Ura-Blaster策略将MIR1的两个等位基因从白念珠菌的基因组中敲除,构建了MIR1基因缺失菌继而用以研究MIR1的功能。研究结果显示:MIR1基因敲除后白念珠菌生长速度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