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地方政府欠规范的融资模式正使其面临越来越大的债务威胁。如何合理转变,在保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控制地方财政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放开,如何引导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债券的正确发展正愈发受到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关注。通过调研大量实例,本文考察了我国目前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领域“城投债”和资产支持类证券等相关债券的融资结构,并由此归纳出其价格将主要决定于地方财政、抵押资产质量和担保方资信等,发现其为地方财政带来的潜在风险。本文继而考察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基于对美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收益债券样本的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在偿付来源、账户设置、现金流控制、外部担保、偿付比率计算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明晰了此类债券的的典型融资结构,以及项目预期现金流作为首要偿债来源在融资结构中的核心地位。结合案例的深入分析,与国内现状进行对比,发现我国目前相关债券在结构和定价机制上存在的显著差距,明确了借鉴收益支持模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新巴塞尔协定关于风险资本管理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参考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风险定价模型构建了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收益债券两个层级的定价分析框架,将其价格的各影响因子基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合理分类。依照此框架,本文先在一级市场上探讨了此类债券首发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通过构建比选若干计量经济学模型,确定了以债券评级、期限、税收状况、市场因素等为主要影响因子的定价模型,并对拟合结果进行了验证。继而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得出此类债券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将主要同步于其合同结构中未得到完全处置的风险暴露因子的波动情况。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结合专家意见提出了相关建议:转变偿债来源和增信手段,重点发展收益支持型项目债券;而对收益债券的发展,需要完善项目债券评级体系,规范重视项目合同结构设计,对项目风险进行合理处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