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得到迅速而深入的发展。研究宋代的私有土地产权交易及其保护问题,一方面可以挖掘宋代产权交易和保护方面的历史资料,深化对宋代土地产权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土地产权保护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研究宋代私有土地产权保护问题,对于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两个方面,一是私有土地产权的交易,即土地买卖的主体、形式和程序;二是土地交易层面中的产权保护问题,主要为国家层面的法令法规和司法实践。针对这两点,本文采用理论和史料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产权保护相关理论,主要选择《名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卷四到卷九的田宅纠纷史料,探讨和分析宋代的私有土地产权保护问题,认为宋代土地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更加完善,并且注重在产权纠纷中相机使用法理与情理。本文共有六章,核心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从土地政策、商品经济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介绍私有土地在宋代交易发展的背景,发现土地作为人们的私有财产广泛参与市场交易。第三章讨论了私有土地交易的多样性及其交易主体,认为频繁的土地交易催生买卖形式多样化,导致土地权能快速分化,而且土地交易的参与者众多,并不局限在交易双方,其中的亲邻和牙保更是关键人物,这种制度安排对宋代的土地产权影响巨大。第四章详细研究了土地交易层面涉及的各种产权制度安排,包括土地产权交易的具体程序、内部的亲邻制度、土地登记制度以及产权交易中引发的各种纠纷。在这个部分,主要关注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地方司法判决。我们发现政府对土地交易的立法体系严密,包括为适应宗族体系而存在的亲邻法,而且地方官员对土地产权交易纠纷的态度也往往不合“法”,并在下一章进一步讨论其原因。第五章承接上一章节国家层面的探讨,分析民间层面存在的一些影响土地产权保护的因素。宗族宗法制在宋代土地交易及产权保护中有深层次影响,它不仅影响国家的立法规定,还对司法官的审判产生影响,家长制和宗法关系始终是土地交易中产权保护的重要考虑因素。最后,土地虽是私有性质的,但土地产权保护指的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个人”,而是“附着有个体必然的价值追求一—家庭伦理”①。最后一部分则是总结与展望。宋代私有土地产权的研究告诉我们,宋政府在处理土地产权交易问题上注重法律与宗法因素的结合,既可以使法律等正式制度顺利推行,也能部分满足民众的道德诉求,这为今天中国土地产权保护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宋代各地区的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具体是如何影响私有土地产权保护的,本文并未深入分析,这也是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今后将重点研究宋代的地域文化与土地产权保护之间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