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粘素(E-钙粘素)及其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葡萄胎恶变中的作用,探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诱导人绒癌细胞株JAR中E-钙粘素基因恢复表达的可能性。方法选取葡萄胎组织37例,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2002年-2008年收治的葡萄胎患者首次清宫后的葡萄胎样组织蜡块。其中17例葡萄胎发生恶变,20例葡萄胎未发生恶变,以上标本均经病理医师证实,并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正常早孕妊娠绒毛组织10例,来自2011年3月-4月于本院门诊因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所有正常早孕绒毛和葡萄胎组织E-钙粘素的表达。37例葡萄胎组织、1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及人绒癌细胞株均经酚-氯仿法提取DNA,随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E-钙粘素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通过RT-PCR检测人绒癌细胞株JAR经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处理后E-钙粘素mRNA的表达。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endall’S等级相关分析法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E-钙粘素蛋白膜表达的阳性率为100%。2.非恶变葡萄胎、恶变葡萄胎组织中E-钙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0.00%、41.18%,均低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100.00%),差异有显著性(χ2=12.903,P<0.05)。E-钙粘素在正常早孕绒毛和非恶变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P=0.540),在恶变葡萄胎组织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和非恶变葡萄胎组织(P<0.01)。3.在恶变葡萄胎、非恶变葡萄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其甲基化率分别为41.18%、15.00%、0.0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χ2=4.573,P<0.05);恶变葡萄胎组织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绒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葡萄胎组织与非恶变葡萄胎组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E-钙粘素蛋白表达在甲基化组低于非甲基化组,两者呈负相关(tau-b=0.769,P<0.05)。4.在恶变葡萄胎组织中,随解剖学分期的增加E-钙粘素基因甲基化率增高,且高危组甲基化率大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葡萄胎组织中,治疗前血HCG<105mIu/ml的有17例,其中2例发生甲基化;治疗前血HCG>105mIu/ml的有20例,其中8例发生甲基化,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u-b=-0.371,P<0.05)。5.E-钙粘素基因在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AR中启动子区呈甲基化状态,未处理的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AR中检测到E-钙粘素基因mRNA I马表达,经10umol/15-Aza-CdR处理72h后的JAR细胞株中E-钙粘素基因的mRNA表达增强(图5)。以对照组和干预组E-钙粘素基因mRNA表达条带强度与相应的β-actin mRNA表达条带强度的比值作比较,可看出5-Aza-CdR处理后E-钙粘素基因mRNA表达上调了94.7%。结论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相比,非恶变葡萄胎、恶变葡萄胎组织中E-钙粘素蛋白表达下调,E-钙粘素蛋白表达水平与E-钙粘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相关,提示E-钙粘素基因启动子过度甲基化可能是E-钙粘素失活的机制之一,与葡萄胎的恶化进展有关。5-Aza-CdR能逆转细胞株JAR中E-钙粘素基因甲基化状态,从而恢复E-钙粘素基因的转录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