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对其粮食安全都非常重视,在中国人们更有理由对粮食安全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这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严重的饥荒有关,也与中国是人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关,更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同时推进这种背景有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使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文献基本是实证性的,且没有充分考虑当前的特殊背景,因此,难以给出一个能够贯穿粮食安全不同领域的分析视角,难以对粮食安全涉及的诸问题形成逻辑一致的解释,难以有针对性地给出中国实现粮食安全的恰当路径。据此,选择中国转轨时期的粮食安全作为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一个具有“胚芽”性质的问题:粮食安全何以成为问题。在对粮食安全内涵进行多维度解析之后,认为粮食安全性质、即粮食安全之所以成为问题,原因是粮食作为私人品和安全作为公共品之间存在冲突,这表现在生产、消费、流通、贸易等领域。基于此,要回应粮食安全性质,解决诸领域中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或市场单方面的力量,而必须谋求政府一市场之间的结合和有效互动。自然的,政府一市场互动就是一个分析粮食安全问题的合适的视角。从政府一市场互动视角出发,本文讨论了中国粮食安全所涉及的诸多领域。
针对粮食生产问题,概括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特征:总量增长但增长不稳定,产品集中但变化有差异,地区集聚但生产不平衡。然后讨论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类型,由于对农村劳动力的处理方式不同,因此总量粮食生产的土地节约型和四种粮食生产的劳动节约型之间存在不一致。从粮食生产波动的角度讲,总量增长是因技术和制度因素促使了单产提高,而生产波动起源于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从粮食生产地区特征讲,粮食生产出现了从“中心”地区向“边缘”地区转移的倾向,为消减这种边缘化倾向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必须在市场化背景下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组织方式创新。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获得主要是依靠规模优势,而不是效率优势,各地某种粮食的产量占比与这种粮食的比较优势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考虑到农户利益实现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则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就非常重要,两者存在一致的可能,其要害是进行组织创新及相应的技术和制度创新,广东潮阳的土地制度完善已在某种程度体现了这种趋势。这样未来粮食生产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其要害是适当创新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围绕这种创新必须在政府一市场之间实现协调运作。
针对粮食消费问题,当前粮食消费的特征是:总量增加、增速渐缓、品质替代、城乡二元、地区各异,将中国的粮食消费放在国际视角下进行比较,则中国居民的粮食消费、食品消费及营养摄取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粮食消费模式的形成和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等经济因素有关。考虑到收入和价格在粮食消费中的作用,本文计算了城乡粮食消费的价格和收入弹性,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对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的弹性是不同的,人均粮食消费总量却相对比较稳定。按照现有的生产和消费趋势,并考虑未来的因素变化,分别对粮食生产和消费作了预测,结果是:中国粮食短缺有相对缩小的趋势,但持续的时间较长,且在供求方面的假定比较严格。特别是,收入对粮食消费具
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粮食获取能力问题,同时未来中国的粮食供求状况在结构和总量方面都值得关注,需要调节粮食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实现粮食消费模式的平稳转变,而这种调整以政府-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前提。
针对粮食流通问题,梳理了改革开放之后历次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但改革进程却有停顿和反复。据此,粮食流通市场化的确切含义是以政府调控为前提的相对市场化,这种市场化要顺利实现并发挥作用应具备一些基础条件,为此,分析了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变化、粮食价格形成、交易主体规范、市场体系健全、储备制度完善等方面。本文的研究显示: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粮食生产和价格,地区粮价关联性较强,但供求对价格的形成中作用较小。这与其他因素是相关的,国有粮食企业由于利益博弈而改革迟滞,民营粮食企业的参与尚不到位,这说明粮食市场的主体是不健全、不完备的;粮食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容量已有很大扩展,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性互补尚未形成,而粮食储备仍存在一些问题等。这些显示,未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着力解决市场发挥作用的一系列“硬核”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针对粮食贸易问题,提出了一个包含经济性、可得性和安全性三个维度的粮食国际贸易分析框架,并概括了当前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的特征。中国粮食在国际贸易中总体缺乏比较优势,利用粮食贸易符合经济原则,导致中国粮食优势不显著的是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从国际供给或国内支付来看,粮食贸易也不存在可得性方面的制约。然而,粮食进口的安全性仍然值得关注,这种关注不是源于中国对外粮食依赖度较大,也不是源于国外粮食禁运的风险,而主要源于进口对本国生产和收入影响的不均等。基于以上的理解,粮食自给率不能准确揭示粮食安全的程度,当前针对粮食贸易的两种观点也值得商榷,中国粮食贸易应在结构转变中实现更好均衡。进一步地说,在以结构转变为要害的粮食国际贸易中,政府一市场的互动将至关重要。
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粮食问题面对的是系统性风险,这源于转轨时期政府-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基于对风险特征的理解,我们给出了一个系统的粮食安全测度指标体系,计算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粮食安全程度,结果显示:中国粮食安全程度在波动中提高,由于粮食政策的单向度和风险的系统性之间存在不对称,因此政策制定和执行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而粮食安全程度也经常波动。自然的,未来粮食政策应该回应当前政策的单向度,促使粮食安全程度的持续性提高。由此出发,我们指出中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包括三个维度:供得够、送得到、买得起,为了实现这三个维度,除进行技术创新、政府支持外,最关键的是进行粮食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据此,本文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政策的原则、思路及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建议的关键是在粮食领域中促使政府-市场的有效互动,通过政府调控下的有序市场化来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