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陆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证据,对理解和揭示全球气候、植被变化的机制和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花粉作为植物繁殖的一部分,由于体积小、产量大、散布广、外壁坚固,在地层中易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等优势,成为模拟古植被、古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代用指标之一。但由于花粉在传播以及沉积过程中的复杂性,导致花粉谱和植被间的关系表现的极其复杂和多变,使其成为孢粉学应用中最基本、最困难的研究内容之一。因此某一区域内花粉与植被、气候关系研究,对于这一地区进行古植被、古气候环境的重建、提高可信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解释花粉与植被之间关系常用的模型为ERV(Extend RValue model)模型,而运用ERV模型重建古值被、古气候时,应估算研究区植物属种的相对花粉产量和相关花粉源范围。本文基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甸草原区30个表土花粉样品,以及样点周围植被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计算了研究区11种常见花粉类型的沉降速率,并运用ERV模型,计算了11种主要植物种属的相对花粉产量(Relative pollenproductivity,RPP)和相关花粉源范围(relevant source area of pollen,RASP)。研究结果如下:研究区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主要为藜科、禾本科、蒿属、菊科、莎草科等,较好地反映了草原区的植被特征。受邻区植被影响,样点中松属、栎属、桦属等乔木植物花粉类型含量较高。花粉粒个体大小是影响花粉沉降速率的重要因素,研究区球形花粉中的蒲公英属花粉个体最大(平均27.32975μm),其次为石竹科(平均26.754μm)、禾本科(平均23.84038μm)、唐松草属(平均20.86175μm),藜科花粉粒最小(平均19.18538μm)。椭球形花粉中的菊科大蓟属(平均长轴×平均短轴:45.62822×32.65292μm)个体最大,其次为蓼科(32.40125×22.6282μm)、莎草科(28.21175×19.56325μm)、百里香属(27.44×19.4775μm)、紫菀属(24.74081×21.62820μm)、地榆属(23.09125×18.92625μm)、蒿属(18.80427×16.57415μm),狼毒属花粉粒最小(17.18675×16.06111μm)。研究区主要花粉类型的沉降速率排序为:菊科花粉0.0374m/s(蒲公英属、紫菀属、大蓟属3个花粉类型的平均值)>蓼科0.0358m/s>莎草科0.02719m/s>百里香属0.02553m/s>石竹科0.02165m/s>地榆属0.01723m/s>禾本科0.01719m/s>唐松草属0.01316m/s>蒿属0.01115m/s>藜科0.01113m/s>狼毒属0.00893m/s。应用ERV模型估算的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甸草原区11种常见花粉类型以禾本科为参照种的相对花粉产量显示:蓼科(42.51±2.49和33.59±2.03)、藜科(33.81±5.41和30.35±4.96)的相对花粉产量最高,莎草科(22.08±0.26和19.77±0.22)、石竹科(19.83±2.61和26.98±2.95)、狼毒属(14.46±0.73和13.17±0.67)和菊科(12.78±0.63和11.62±0.58)的相对花粉产量居中,蒿属(7.64±0.57和5.66±0.51)、地榆属(4.81±0.57和5.16±0.59)和唐松草属(3.52±0.68和4.22±0.67)的相对花粉产量次之,百里香属(1.60±0.17和1.79±0.18)与禾本科(1)接近,相对花粉产量较低。研究区相关花粉源区为1000m左右,受风速、花粉类型、花粉沉降速率影响较小。相对花粉产量检验表明,草甸草原区利用禾本科、蒿属、藜科、蓼科、菊科相对花粉产量重建的植被丰度与实际植被具有较高一致性,而利用石竹科、莎草科、唐松草属、地榆属、狼毒属、百里香属花粉产量重建后的植被略低于实际植被,相对花粉产量被高估。因此,利用相对花粉产量恢复古植被的时需慎重选择花粉类型。与其它研究区的研究结果对比显示:不同地区由于实际植被组成、植被斑块大小、禾本科不同种属花粉产量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等,可能导致研究区花粉产量与其它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