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盈余管理在美国兴起,它作为会计的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广受会计界学者关注。至今为止,在西方国家,盈余管理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等原因,盈余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历史相当较短,还处于新兴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可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随着一系列会计法规的不断变化,盈余管理也日渐被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监管部门、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所密切关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公司的经济效益等一些综合指标的优劣。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依靠盈余管理信息可做出相应的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这类信息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形成机制,并追本溯源,由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据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中,除需显示企业当年的净利润外,还需披露企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明细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后的净利润。这项规定反映出证监会意识到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为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对其采用一个新的指标从而产生约束力。首先,引入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概念可以抑制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粉饰业绩,使公司把提升业绩的途径转移至主营业务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上。其次,可以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对公司的各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盈余管理也是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它的重要性从首次公开发行、增发新股以及撤销特别处理的有关规定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受到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关注。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由于各收益项目反应的信息重要性程度不同,导致收益项目比较复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分类。而按照盈利的持久性差异,可划分为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前一种划分已受到学术界充分关注,涌现出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而后一种角度并未引起广泛且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制造业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为切入点,考察非经常性损益在盈余中的理论地位和作用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列报规范的国际与国内视野;以具体案例艾迪西股份有限公司为支撑,研究企业如何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并阐释应对问题的思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首先对比了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然后选取案例公司进行具体分析。检验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所采用的手段并提出了一些针对盈余管理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