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管理高度集中于中央财政,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涉及政府农业投资的部门众多,传统政府农业投资基本是通过行政审批直接拨款到农业项目。不可否认,这种强调投资使用与行政管理统一的传统政府农业投资方式,调动了部门和地方管理投资的积极性,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农业生产建设,使农村基本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民与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政府农业投资方式(尤其是财政经营性支农资金)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建设按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暴露出决策不科学、资金投入分散、投资方式单一、运行成本高、投资效益差、引导效果不明显等诸多弊端,从而产生了对政府农业投资方式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在改革创新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方面,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聚集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放大资金投入规模,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我们将其称为“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回顾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明确了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市场化取向,试图借鉴国内外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投资农业的案例分析,探讨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相关理论、运作模式、运作成效、运作风险及监管等问题,指出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完善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改革提供思路。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说明了选题依据,围绕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在这里首先界定了政府农业投资和市场化运作两个概念,并结合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实践,对“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概念作了定义,指出本文所说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主要是指政府财政经营性(生产性)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此外,本章还就全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必要的先导性说明。第二章是理论简述。对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包括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整合、农业信贷担保理论。其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是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最核心的理论依据。第三章是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回顾与展望,指出市场化是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首先,从改革前后的三个时期回顾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变迁,即高度集中的政府农业投资体制(1953~1978),政府农业投资体制改革的尝试与展开(1979~1992),政府农业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1993~2006),通过回顾可以看出政府农业投资方式变迁的市场化取向十分明显。接下来分析了传统政府农业投资方式的弊端,包括决策不科学,投资效率不高;资金投入分散,支农投资运行成本高,投资效益差;投资方式单一,财政投资导向作用效果不明显;支农资金追踪监管反馈差,农业投入实际到位率低,等等。进而分析了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时代背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重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当前我国政府农业投入的现实困境。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指出其符合改革的主流观点,是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实践探索的经验积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第四章借鉴国内外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成都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投资农业的经典案例分析,研究其运作模式、效果、风险、监管等问题,分析了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介绍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模式,具体包括法国通过竞争机制来选择发放贴息贷款的代理机构,美国政府通过政策性公司来实施农业投资,以色列政府通过犹太人基金会进行农业投资,日本政府通过以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主的“制度金融”间接投资农业,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农业研究开发公司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并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同时介绍了国内先进地区的模式:北京“银农合作”模式与四川资阳“六方合作”模式。然后重点分析了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投资农业的案例,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还结合了大邑县标准化蘑菇房建设项目,分析具体农业项目的运作方法、特点和实施成效。本章余下的部分主要讨论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其优势主要包括: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有利于提高政府农业投资的效率,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改善农业投融资环境,等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偿资金的偿还风险仍然比较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来防止代理人腐败,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容易忽视农民的长期发展问题等。第五章是主要结论和完善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是:第一,市场化是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第二,扩大支农资金规模和提高政府农业投资效率是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最大优势;第三,风险和监管问题是制约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广的“瓶颈”因素;第四,保护农民利益是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出发点;第五,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推广需因地制宜;第六,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终极模式将是政府引导下的近似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主要政策建议是:准确定位市场化运作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完善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系;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和监督制度的建设;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制度;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扩大试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强调整合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银行、政府、企业、协会、农户的多方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第二,对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进行了个案调查,作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增强了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第三,对“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概念作了定义,进一步论述了市场化是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方式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受研究时间、有关资料(尤其数据资料)、实践经验、本人能力(理论知识及计量经济等实证分析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在政府农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某些问题上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市场化运作的风险防范,农业投资项目效益评估,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