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udahua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工程塑料的新一代泡沫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泡沫具有良好的高温尺寸稳定性、耐化学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PBT泡沫的制备以及微观泡孔结构的调控对于实现工程材料的轻量化与节能环保,以及拓展PBT在建筑领域、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泡孔结构,如开/闭孔、泡孔密度、泡孔尺寸及泡孔形态分布等对于泡沫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仅有少数关于PBT常规泡沫(>100μm)的研究报道,在如何开发拥有不同泡孔结构的PBT泡沫,进一步拓宽PBT应用领域上仍然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PBT作为一种线型聚合物,由于熔体强度低,而难以满足以拉伸流动占主导的熔融发泡要求。另一方面,PBT的高结晶度和高结晶速率导致形成泡沫的加工窗口非常窄。本文以线型PBT为基体材料,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对PBT的流变行为和结晶行为进行调控,来影响泡孔的成核和生长。最终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发泡工艺制备了高倍率微孔、纳孔和网状开孔泡沫。具体研究如下:(1)设计不同拓扑结构的PBT来改善熔体强度以提高其熔融发泡能力,进而以原位结晶诱导均匀纳孔结构的形成。与线型PBT相比,支化和交联拓扑结构的形成使PBT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均有数量级的提升。在熔融发泡过程中,相比于线型PBT坍塌破裂的泡孔结构,具备交联结构的PBT形成了平均泡孔尺寸为29.1μm,平均泡孔密度为1.51×10~9个/cm~3的泡孔结构良好的泡沫。在此基础上,调控饱和温度和饱和时间诱导熔融的PBT原位结晶,晶体的形成使基体的复数黏度提高了2-3个数量级,极大限制了泡孔的生长。同时,晶相与无定形相的界面对泡孔成核有促进作用,成功制备了纳孔结构。然而,高结晶度和紧密堆砌的球晶结构导致PBT中大面积无泡孔区域的出现。改性后PBT的结晶焓从46.8 J/g下降到41.3 J/g,球晶结构转变为尺寸更小的无序片层状。结晶度降低和结晶形貌的改变,为泡孔成核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最终,在交联PBT中形成了平均泡孔尺寸为330 nm,平均泡孔密度为6.37×1013个/cm~3的均匀纳孔泡沫。(2)在支化PBT的基础上,通过聚四氟乙烯(PTFE)原位纤维化技术制备PBT/PTFE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使PTFE发生形变,形成高长径比的PTFE纳米纤维。当PTFE含量超过0.42份后,PTFE纤维相互缠结形成物理网络使PBT/PTFE纤维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显著提高,限制了泡孔的生长。此外,纳米纤维的高比表面积提供了异相成核位点,促进了泡孔成核。通过熔融发泡制备了发泡倍率为24倍的微孔泡沫。对结晶行为的研究发现,等温结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PBT分子链首先沿PTFE纳米纤维表面形成串晶结构,随后远离纤维的PBT分子链再结晶。结果表明:两步结晶过程诱导产生了排列取向的微孔和微纳复合泡孔。泡孔优先在串晶表面成核形成泡孔,形成了排列取向的微孔泡沫。随着PBT结晶程度的加深,远离纤维的PBT也开始大量结晶,晶体对不同区域泡孔成核和生长影响的差异性减弱,明显排列取向的泡孔结构消失,最终形成了平均泡孔尺寸为889 nm,平均泡孔密度为1.65×1012个/cm~3的微纳复合泡孔结构。(3)嵌段结构能够有效改变PBT的结晶行为。以PBT的嵌段共聚物TPEE为基体材料,研究不同拓扑结构的TPEE的熔融重结晶行为对纳孔成型的影响。将环氧扩链剂(CE)与TPEE(含57.5 wt%PBT硬段)进行熔融共混反应,形成具有支化和交联拓扑结构的TPEE。采用超临界CO2固相发泡工艺制备了高倍率微孔和纳孔TPEE泡沫。研究发现,在185℃发泡时,TPEE中大量晶体被融化,流变行为主导了泡沫形貌,在流变性能更优的改性TPEE中形成了发泡倍率为10倍的微孔泡沫。在155-170℃发泡时,结晶行为的改变主导泡孔形态的演变。支化交联结构的形成使TPEE的熔融焓从27.5 J/g降低到了20.9 J/g,并且形成了更多低熔点的不完善晶体,使熔融峰变的更加平缓,这有利于在固相发泡过程中通过熔融重结晶调控PBT的晶体。因此,改性TPEE样品有一个更宽的温度窗口,来通过结晶诱导形成均匀的纳米泡孔结构。最终,在支化TPEE样品中制备了平均泡孔尺寸为163 nm,平均泡孔密度为6.45×1013个/cm~3的纳孔泡沫。(4)设计将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与线型PBT反应形成具有不同分子量的支化结构,来控制PBT的熔体强度。同时,通过调控压力来控制泡孔生长的驱动力,使PBT泡孔生长所施加在泡孔壁的双轴拉伸导致泡孔壁完全破裂的同时维持泡孔不发生塌缩,制备了PBT网状开孔泡沫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化PBT分子量的下降,分子链缠结程度下降,PBT熔体强度逐渐降低,泡沫由发泡倍率为30倍的常规开孔结构转变为17.5倍的网状开孔结构,最终发展为完全塌缩的泡孔结构。高发泡压力为泡孔增长提供更强的动力,有利于拓宽获得网状开孔泡沫的发泡温度窗口。相较于低发泡压力(10 MPa),在20 MPa下网状开孔泡沫的发泡温度窗口拓宽了6℃,形成的网状泡孔尺寸更小,发泡倍率更高。在最佳的发泡条件下,在PBT/TGIC0.15中形成了开孔率为91.1%、发泡倍率为17.5的网状开孔泡沫。(5)通过在具有高发泡性能的支化PBT中引入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相,以TPEE相作为薄弱点提前破裂来制造应力集中诱导泡孔壁的破裂,制备了具有高效油水分离性能的网状开孔泡沫。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PEE含量的增加,TPEE分散相数量增加,并且其平均直径从131nm增加加到了287 nm。分散相尺寸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泡孔壁的破裂,形成开孔结构。非等温结晶研究发现,PBT/TPEE共混体系的结晶温度相较于支化PBT降低,结晶温度降低有助于拓宽加工温度窗口。发泡温度为209℃时,在PBT/TPEE25样品中制备了发泡倍率为37倍,开孔率为95.2%的网状开孔泡沫。相比于常规开孔泡沫,网状开孔泡沫的吸附速率常数K提升了1000倍。网状开孔泡沫能选择性的快速吸附水中的油性液体,从而达到高效的油水分离效果。此外,随着TPEE含量的提升泡沫的压缩强度从110 KPa降低到28 KPa,5次循环压缩后永久变形率从30%降低到了17%,这有助于延长泡沫的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中空纤维具有清除血液中小分子物质以及增加氧气交换去除二氧化碳功能,作为医用分离膜关键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膜式氧合器、血液透析机等医疗设备中。目前广泛使用的医用中空纤维分离膜多为改性纤维素及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等合成热塑性材料,由于其结构固有的蠕变而导致耐高压老化性差,还存在气体交换能力不足,血液传输效率受限,使用时间短以及与血液接触会导致补体活化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问题
学位
溶聚丁苯橡胶是现在胎用橡胶市场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非常契合当前“绿色轮胎”对橡胶性能的期望,符合其环境友好,节能等相关要求。然而单纯从橡胶品种上而言,没有哪一类橡胶能够单独完全符合橡胶“魔三角”的要求,橡胶的低滚阻与抗湿滑无法共存的特点阻碍了溶聚丁苯向高性能胎面胶的道路发展。想突破这一困境,我们需要着眼于橡胶和填料的复合改性,同时结合橡胶自身改性,填料的改性,来研制优秀的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轮胎中使用
学位
α-烯烃与马来酸酐在特定溶剂环境中可发生自稳定沉淀聚合(2SP)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很容易生成单分散的聚合物微球,是一种理想的模板材料,适用于制备各种多孔和空心材料,此外还可以利用该反应从石油工业生成中废弃的馏分中提取出烯烃,将其转变为有经济价值的工业产品。该聚合反应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分子量大小的调控机制,和特定溶剂的选择一直是阻碍该反应进一步应用的难题。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考察反应初期
学位
聚合物分离膜的性能是由膜材料和膜的形态结构共同决定的,而膜的结构又取决于其制备方法。非溶剂致相转化法又称为L-S相转化法,是制备非对称聚合物分离膜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本文对经典的非溶剂致相转化制膜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创新,即通过在传统非溶剂相转化法基础上增加雾化预处理的步骤以减缓分相速度进而调控分离膜的微观结构。采用该优化后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双连续网络孔结构的微滤膜。将该方法与聚合物共混、高压喷涂等
学位
光学诊疗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提供微创、精确、快速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在众多光诊疗材料中,有机光诊疗剂因其易修饰、可功能化、光物理性能可调、生物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新型光诊疗试剂开发中极具前景。大部分有机光诊疗剂存在以下问题:吸收波段多在近红外一区,组织穿透性有限;设计策略带来的性能和治疗方式单一,光物理性能不可调,无法适应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需求;而且多采用高功率和高热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副作用。苝酰亚胺
学位
基于氧化石墨烯(GO)组装得到的轻质高强石墨烯薄膜已在电磁屏蔽、电子及储能器件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研究。对石墨烯薄膜进行结构设计,同时改善其力学、电学性能可有效提升其应用价值,但这一过程通常受到其组装形态缺陷的限制。将GO组装为致密薄膜时,纳米片的趋肤效应和凝胶化过程会降低成型薄膜的取向程度,并在内部生成应力集中点,最终削弱其力学、电学性能;通过增强层间键合作用可优化薄膜的载荷传递,但此时其取向程度难
学位
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带来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关注,引发高性能储能器件的巨大需求缺口。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功率密度和安全绿色的特点受到广泛青睐。开发出高性能的电池负极材料对锂离子储能器件的成熟化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具有高比容量、低脱锂电位的合金化反应负极材料受到了研究及从业人员的较多关注。然而合金化反应型负极面临着寿命短、衰减快的实际问题,这是因其在脱嵌锂过程中形变量过大造成的。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和复
学位
近年来,可控的偏振发光因其在3D光学显示、光学加密与防伪、光学数据存储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并迅速发展成为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α-氰基取代二芳基乙烯类荧光分子构筑的新型非手性或手性功能材料,不仅具有高效的发光特性、典型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效应等优异的光学性能,还具有灵敏的刺激响应性能,因此这类荧光分子无论是在线偏振发光(linearly pola
学位
天然骨组织具有压电特性,重建缺损部位的局部电微环境是刺激骨再生的有效策略。使用压电材料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能够仿生骨组织压电特性,修复缺损处生理学电微环境,进而达到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压电材料存在降解性或生物活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它们作为体内植入使用骨修复材料的应用前景。为改善这一现状,本论文提出用离子掺杂钛酸钡(Ba Ti O3)制备具显著成骨生物活性的压电纳米纤维,以生物可降解
学位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为锌金属的高体积能量密度、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而成为广受欢迎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储能器件。δMnO2具有适合锌离子扩散传输的层状结构、高电压平台和低成本等优势,因此被视为有前景的储锌正极材料。但是,δMnO2材料依然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离子扩散路径少、反应动力学不足等难题。基于此,针对δMnO2材料开展系统的多层级结构构筑,在稳定δMnO2晶体结构的同时增强其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成为改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