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充电复用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用新能源汽车中已有的电力电子硬件平台来构建车载充电机,是一种在未来有广阔前景的新型充电和汽车-电网互联(Vehicle-to-Grid,V2G)技术,可有效减少车载充电机的建设成本以及占用空间,并有可能实现大功率车载充电。一种比较常见的复用方式是,利用车内驱动电机系统来构建车载充电机的前端AC/DC环节,其中电机绕组作并网滤波电感,逆变器作双向变流器。但目前已提出的驱动-充电复用技术,存在着充电时电机转矩不为零、额外添加的功率器件数量多、需要的电控硬件平台过于复杂等问题,因而实用性欠佳。对驱动-充电复用技术展开研究,着眼于实用性和兼容目前电动汽车广泛采用的三相永磁电机驱动平台这两个方面,探究了适用于单相电网和三相电网的驱动-充电复用技术:(1)单相并网型驱动-充电复用技术,实现电动汽车通过电驱系统与单相交流电网交互充放电,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核心内容为驱动-充电复用电路结构及其零转矩单相并网运行方法;另一方面,基于零转矩单相并网运行方法,分析了在并网工况下永磁电机内部的电磁特性,发现了周期性磁路饱和现象,且周期性磁路饱和现象会导致低次电流谐波和相角裕度时变,设计基于自适应比例-双谐振调节器的优化电流控制器来消除这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三方面,在分析电路的传导电磁干扰(EMI)激励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降低对电网共模和差模EMI发射的变流器调制策略;(2)三相并网型驱动-充电复用技术,实现电动汽车通过电驱系统与三相交流电网交互充放电,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三相逆变器与双模块绕组结构永磁电机的复用充电电路结构,分析了电路的零转矩三相并网工作原理;第二方面,研究了电机凸极性对并网电流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基于q轴阻抗补偿器的电流矢量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器,用于抑制并网负序电流分量,且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完全解耦控制;第三方面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驱动的复用充电方案,电机无需作改造且继电器数量少,对电路进行建模,根据模型设计了并网电流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和Ansys Maxwell仿真软件对所提出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搭建硬件、软件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相关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充电-驱动复用技术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由于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具有出色的电性能、热性能,十分适合高压、高温及高频应用。近年来这些新型器件正逐步代替传统硅器件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当中,使得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密度、效率等大大提升,也因此开始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交通运输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然而,新型器件除了带来优异的性能,在替代传统硅器件的实际应用中,也带来了巨大的设计与应用挑战。在应用过
学位
飞轮储能作为一种能量存储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频率高、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其中飞轮转子和高速电机作为其机电能量转换的核心至关重要,飞轮转子是提高系统储能密度的关键,高速电机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对飞轮转子与高速电机外转子径向一体化的飞轮储能系统展开研究,设计了一台采用复合磁粉纤维结构的350 k W,36000 r/min的高速永磁电机。从多物理场角度全面展开对飞轮储
学位
医用X光机在现代医学体系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X光机高压电源的性能直接决定了X射线的质量。医用高压电源的目标是更小体积、更小重量、更大功率、更小输出纹波、更快动态响应速度以及更高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X光机高压电源、碳化硅器件以及LCC谐振拓扑宽范围输出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宽范围输出带来的宽工作频率范围问题的现有解决方案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分析了LCC变换器的主电路结构及工作模式,以及每种
学位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兑现碳排放指标的庄严承诺,源网荷多方面电力电子化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力系统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变革在满足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振荡问题。开展振荡的基础问题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迫切需求。普遍而言现有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在应用于多机、非线性系统分析时缺少机理
学位
感应子脉冲发电机(以下简称感应子电机)对电容充电电路在脉冲功率领域特别是重频脉冲功率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该系统中,感应子电机作为电容器的前级储能设备,其励磁绕组的尺寸设计将对电机体积重量和充电性能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充电电路的精确建模则是评估电机充电性能的前提。本文将在感应子电机励磁绕组优化设计和充电电路仿真模型方面开展相关研究。首先,针对感应子电机特殊的三维结构提出了用于励磁绕组参数计算的2
学位
物联网正加速与现代电力工业系统互相融合,助力传统电力网络向智慧电网转型。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发电侧与用户侧之间的关键接口,引入物联网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物联网技术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融合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多种物联网技术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融合设计,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远程监测与故障切除,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灵活控制,以及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
学位
配电网常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也称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较高,但其故障电流小,给故障识别带来了难度。不及时识别单相接地故障有可能引发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识别并排除故障,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故障识别方法大体分为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两大类方法。模型驱动的方法从模型的角度出发分析电路原理,提取故障特征,例如零序电流比幅比相等方法,分析特征零
学位
电力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向用户经济、可靠地提供合乎生产生活需要的电能。而受海上环境限制和成本考量,海上油气开采平台电力系统之间连接线路较弱,平台主要负荷容量较大、起动冲击大,而投入的燃气透平发电机组容量相对较小、易跳机,系统具有大机小网的特点,其可靠性通常远低于陆地电网可靠性水平,影响油气产量。海上多平台互联电力系统作为海上油气开采平台的动力来源,其可靠高效运行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位
并网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最后一级电力变换设备,对并网电能的调控起关键作用,为提高并网电能的质量、满足各项并网标准,需要研究高效、可靠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本文将自抗扰技术应用到并网逆变器的电网相位跟踪和输出电流控制两个环节中,提出了一种无交流电压传感器锁相方法以降低硬件成本和增强系统可靠性,并设计了自抗扰电流控制器以提高并网电流的动态、稳态控制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并网逆变器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
学位
变电站中日常作业过程中涉及众多的人员角色和权限、复杂的流程以及人员行为感知等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工作票和操作票的方式进行管理。利用新的技术监管变电站的人员、设备和数据,准确地感知作业过程状态,是电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根据泛在电力物联网总体技术框架的需求,总结了目前变电站作业流程监管技术中存在有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目前变电站存在的系统与监管平台大多都采用垂直分块的模式建设,平台间数据共享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