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做为基础,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增长效应以及地理多维要素分析为研究出发点,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框架;结合规范分析和新经济地理分析方法,探寻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将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应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之中。本文结合2000~2012年间长三角16地区的数据,通过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结合、传统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来解释和说明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首先运用传统计量分析方法进行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建模,最后运用地理学的空间统计分析以及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空间计量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解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揭示了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空间关联性、空间差异性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下的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变过程。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2年,长三角各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得分呈现局部波动但整体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变化幅度均存在一定差异;(2)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时空演变特征明显,经济一体化水平呈现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3)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在统计量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效果明显高于传统计量模型,通过各种设定模型结果显示,同时引入空间滞后变量和空间误差变量的空间杜宾模型在利用经济距离矩阵进行回归时,模拟效果最好(可决定系数R2达到最高);(5)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变量参数估计值的地域分布上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本文研究可分总结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对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溢出效应及外部性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展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体系进行分析。从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空间形态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信息一体化以及生态环境一体化等方面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介绍了空间计量经济方法以及方法应用框架。第四部分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框架分析。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从而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第五部分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的基本计量实证研究。首先,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以及现状,并从制造业分工与集聚的视角,对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处进程进行判断;其次,对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进行时空演变分析;再次,运用传统计量经济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析。第六部分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本部分立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借助Matlab、Arc Gis以及Geo Da等软件,运用实证研究分析方法,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产生影响的程度。从实践方面,为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而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繁荣提供经验数据支持。第七部分主要针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第八部分是本文结论与不足。总结全文主要结论,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本文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