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承袭元代的户籍制度,以职业划分户籍。军匠是军户中的匠户,属于工匠群体。但由于军匠户籍隶于军籍,而非匠籍,身份上的特殊性又使军匠这一群体不同于一般的工匠。归附军匠是明初京师地区军匠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明朝为保证京师地区匠役的完成,通过抑配为匠、充军为匠、投充军匠与收充幼匠、雇募军匠等方式获得军匠。由于明初营建事宜的需求以及匠役制度的推行,大量的军匠被征调至京师地区。永乐至正统时期,明朝大规模、长期地营建北京,大批军匠世代不得返回原籍卫所,改归在京卫所管辖。京师成为军匠主要的聚集地。大量的军匠聚集于京师地区,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既关系到匠役的完成,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首先,从京师军匠的管理机构来看,军匠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分置地点与上工地点的不同,使得朝廷对军匠的管理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即日常管理归卫所,上工管理属各用工衙门。其次,从朝廷对军匠的户籍管理来看,朝廷对被征调至京师的军匠及其家属的附籍问题有着严格的规定。同时,在“役皆永充”的规定下,军匠被禁止分户、禁止改籍。再次,从京师军匠数量的变化来看,它经历了从正德时期的膨胀到嘉靖时期的裁汰。最后,从朝廷对待逃亡军匠的措施来看,清勾成为朝廷应对军匠逃亡、保障匠役顺利进行的最主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京师地区服役军匠的稳定。京师地区的军匠在明廷的严格束缚之下,承担繁重的差役。他们主要负责制造与修理兵器、营建宫室陵寝、从事宫廷手工业生产、操练等等。明朝在役使军匠的同时,还会给予军匠一定的月粮以及进行赏赐、优免等优抚措施,使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计。随着明朝社会的不断发展,到了明中后期,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京师地区的军匠渴望实现身份的转变。他们中的一部分通过传奉、科举等方式跻身官场,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军匠从明初身份职役世代相袭到明中后期逐渐脱离户籍身份的束缚,实现身份的转变,这实质上是职业户计制度的松弛与社会流动的加速相互作用下的结果。